情愉悦的宁楚格简直是两个极端。
但举凡交代到他手中的事儿,都会兢兢业业完成。
能力没挑。
每每太后千秋,他万寿与德妃生辰,也都精心准备礼物。每年孝懿的生死两祭,从不曾忘。每每抄经、茹素地各种怀念。便到如今,见到隆科多等,也还恭恭敬敬地唤一声舅舅。
乌雅氏那几个不成器的犯事时,他因顾全国法故,死忍着没求一句情。
但判决下来后,却没少周济那一家子……
真越想,越觉得孩子好系列。
等回头胤禛往乾清宫奏事时,他还难道温情地嘱咐了几句:“虽然朕下令彻查,但你也该知道。比起查清根源、制止谣言等,最难的是如何消除谣言所带来的影响。”
所谓的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说的就是这了!
尤其德妃母子不合的传言由来已久,甚至成了很多人眼里的事实。为了心爱的小儿子去找没在自己跟前长大、已经离了心的长子麻烦。在那些人眼里,就是德妃能干出来的事。
怎么解释,都有欲盖弥彰之嫌。
胤禛一脸感动地拜倒:“儿子多谢皇阿玛体恤,您放心,儿子……”
“都已经习惯了。”
“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只要皇阿玛不信,儿子便无所畏惧。哪个愿意议论,便让他们议论去,儿子深证不怕影子斜!!!”
四子眉眼含笑,不带丝毫委屈。
但那句无波无澜的习惯了,却听得好阿玛上身的康熙心尖一疼:“随他们去?这怎么能随他们去?乖孙女说得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事必须重视起来,不能由着那起子小人污了你名声。”
“可……”
“没甚可不可的!”康熙摆手:“都交给朕。”
胤禛一脸孺慕,万千感动地磕头道谢。临了还嘱咐:“儿子又不是女儿家,婚事已定,也不必考评做官。名声二字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无所谓。皇阿玛您可千万别急,别为这些许小事儿过分劳神。”
“您这一身关系到江山社稷,大清安慰呐!”
“用你说?”康熙瞪眼。可胤禛却敏锐地发现:今上,他的亲阿玛对他的态度与往常大有不同。就……好像褪下了那层为君者的冷漠威严,只是个单纯的舍不得儿子受苦的慈父似的。
胤禛:……
或者他该找个大夫先瞧瞧,确定自己眼睛、精神都没病。再回去好生审审宝贝闺女,问她到底给她皇玛法灌了什么**汤?
帝王出手,那效率自然是快。
仅仅一天的时间,明面可查的信息都已经被查了底朝天。毫不意外的,没找到幕后黑手,替罪羊却牵出来好大一群。
康熙干脆利落地处置了涉事人等,把如今的内务府总管大臣胤祯喊来痛骂了一顿。还在为皇阿玛的钱袋子变鼓劳心费力的胤祯:???
虽然一肚子委屈,但不敢说。
只能暂停手中事物,先把这破事儿解决好。总不能让亲哥、亲额娘的名声都败在这小小流言上!
爷俩商讨了好一阵,胤祯领命而去。
回内务府衙门就是好一通的开会,轰轰烈烈的烧起了他新官上任的第二把火。
前头贪吝事件,内务府衙门就才经过一场大换血。所有人等正战战兢兢中,唯恐一个不慎,就也被牵去菜市口,杀个人头滚滚。是以,十四没费什么事儿就把想办的事情都办了不说,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严。
但……
明明是自己事情办的漂亮,皇阿玛却只能一句不错。翌日早朝上就为一件小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