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事?”柳翠开口问道。
“这座小道观看起来不错,可是不知为何却空无一人。”余一丁还在左顾右盼,眼神中保持着警惕回答道。
“居士何出此言?”大殿左侧的小道边忽然传来一句人声。
三人本在疑惑,闻言不禁吃了一惊,连忙转头查看,正瞧见一位灰衣道人从大殿后面缓缓踱步过来,此人三十出头,头顶胡乱扎了一个发髻并用一根树枝别住,且又生得獐头鼠目面相丑陋,最为可怖的是他的左脸上还有一块刺眼的疤痕,似乎是一种烫伤,使他左半边脸颊看起来就像是凹陷了一块,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柳翠和钟离雪突然瞧见这样模样的一位道人都禁不住低呼一声,各自后退了半步。
那道人见到二女此番举动也不以为忤,仿佛是见惯不怪,只是平和地又道,“适才贫道在后院有事,未曾想这会儿工夫便有居士上门,如有失礼还请几位莫怪。”
说完道人又单手打了个稽首,便立在一旁看着三人不再言语。
余一丁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劲来,此刻又回忆起与回龙观老道的一番交流,心中有数,当下拱手恭敬道,“在下余一丁,敢问道长可否就是天残道人?”
那道人听闻余一丁如此发问明显一愣,接着便再次仔细打量了余一丁几眼,脑海中却怎么也想不起自己何时见过此人,但随即反应过来,复又还了一礼郑重道,“贫道正是天残,莫非以前曾与余居士有过照面?但贫道一时未曾记起,还请居士恕罪则个。”
余一丁心头暗喜,他早已从回龙观老道那里得知天残道人是个道法高深且又面丑心善之人,当下喜道,“果然是道长,在下确实从未与道长谋面,但是对道长大名早有耳闻,不知道长可否记得回龙观或者是回龙镇上的泼皮李二那伙人?”
天残道人垂目略略思索便想起了在大梁游方时曾在回龙观待了一段时日,那观中老道的打签问卦之术确实不凡,二人私下里也经常交流道悟感受,后因得知老道饱受回龙镇上李二那伙泼皮的骚扰,不胜其烦,于是自己便出手惩戒了李二,事后为了不连累老道又连夜离开了回龙观继续四处游方,在十几日前才到得清风观暂居。
他见余一丁提起此事,又看了看三人装束,而且余一丁听说自己正是天残道人时的欣喜也不似作伪,于是问道,“李二那种泼皮早该有人出手教训,贫道只是略施惩戒,不知余居士何故提起此人?”
余一丁闻言忙道,“请道长勿怪,那李二一伙人曾在官道拦路抢劫,也被在下出手教训,后来去回龙观时才听那里打签问卦的老道提起道长也惩戒过此人,且那老道对道长极为推崇,又听他描述道长的模样,在下本有心结识,谁知那时道长已离开回龙观,不曾想居然能在此地得见道长真容,这才冒昧询问。”
天残道人客气道,“原来如此,这都是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余一丁正想再说点什么客气一番,忽然就听见道观外有人大声说话。
“杨道兄,门外停有车马,可是有居士前来清风观?”
几人闻声一起朝大门望去,正瞧见一名年轻道人边说话边飞身冲进观内,此人看起来与余一丁年纪相仿,腿上打着绑带,脚踩布鞋,风尘仆仆,发髻散乱,身上背着一个布包,右手提了一支拂尘,进了大门便看见余一丁几人站在院内,连忙上前行礼。
“各位居士,贫道有礼了,杨道兄,这几位是?……”
“清风道友,这位是余居士……”
余一丁这才知道天残道人俗名姓杨,不过此刻他却无心关注此事,而是眼前这名青年道士令他大感意外,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在小庙内与石狐等人拼斗的那名灰衣道人!
“原来是你?”余一丁失声叫道。
众人皆愕然,特别是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