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我还没有想好,不知两位道长有何高见?”
天残道人皱眉沉思不语,他对青炎门并不熟悉,从大梁来到大晋不过十几日,也是属于初来乍到,而且青炎门飞鸽传书一事是刚刚才听余一丁讲起,因此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好的主意。
清风道人却是待在河口郡内已有数月,而且对青炎门有过专门了解,虽然主要是探查他们装神弄鬼招摇撞骗的勾当,但也比余一丁二人要强,略略思索片刻后缓缓道,“据贫道所知,青炎门在河口郡内不仅是靠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而且还把持了许多其他买卖,特别是河口郡的黄河河运买卖,虽然黄河并未流经平西关,但是却直通偃师,外加黄河的几条支流和人工开凿的运河,大晋全国的粮食都可以通过河运抵达京都,无论是战争时期的粮草运输或者灾年时期赈灾粮的发放全部可以利用河运,同时还能运输一些日常的民间货物,所以在平西关也有青炎门的商号专门收集一些商人的货物运送到就近的黄河码头利用河运送至全国,这也算是一个赚大钱的买卖。”
余一丁这才恍然大悟,清晨时他已在河口郡城见识了黄河航道众多船只繁忙运输的场面,原以为黄河河运的生意就像现代的内河运输一般,就是装人载物,只要你愿意掏钱就有船只帮你运输,没想到这个时代的河运主要是运输粮食,其次才是运输货物,私人运货都是蝇头小利,运输粮食才是摇钱树,那些可都是朝廷的生意,在这上面稍微吃拿卡扣一些就是大笔的白花花银子到手,只要将负责的官员打点好了不挣大钱都说不过去,怪不得郑培雄没用多少年时间就将青炎门发展成河口郡最大的江湖势力,原来这其中还有那么多门道。
余一丁深觉自己还是见识太少了,不过这也难怪,毕竟他在原来那个世界也才仅仅生活了二十几年,来到这个世界更少,还不到一年,很多事情没有经历和见识也是正常的,于是连忙问道,“既然清风道长了解那么多平西关青炎门的情况,不知可否能替在下想出一个明日出关的法子?”
清风微微皱眉道,“刚才贫道之所以说了那么多,就是希望余居士了解青炎门在平西关的势力有多么根深蒂固,只要是和朝廷的河运沾上关系,那肯定就会与本地的官府联系紧密,甚至是沆瀣一气,既然这里的青炎商号已经收到河口郡的飞鸽传书,那么最迟明日一早城门守卫便会加紧对往来行人的盘查,到时候再想出关就比较困难了。”
余一丁和天残道人闻言都皱着眉头不住点头,清风道长所言俱是实情,以青炎门在河口郡城的势力就可以得知郑培雄是如何在平西关建立起青炎商号的,若是没能搞定本地官员,得不到本地官府的支持,青炎商号也不太可能在此地立住脚跟。
想到此处余一丁脑中不禁灵光一闪,他忽然想起刚才入关时那两名军士之间的对话,似乎提到此地有位姓陈的知县,另外还有一位姓林的将军,看起来应该就是平西关的知县和守关将领,而且从那名放他们入关的军士的语气来看,似乎此地的官军和青炎商号之间并非关系融洽,而是青炎商号凭借自己青炎门的势力有点不把官军放在眼中,也许双方的上层头目关系不错,只是下面的人在相互交往之间产生过一些摩擦和矛盾,这一点是否能够让他们利用一下呢?
余一丁正想开口,这时忽然有人叫门,原来是店小二将饭菜送了上来,余一丁连忙让二位道人也去里间回避,免得小二见了起疑。
待道人们进屋后余一丁这才应着声起身开门,刚打开门余一丁的眼睛就看直了,只见店小二吃力地将一个大大的四层食盒拎进屋内,左手还提了一个酒壶。
在余一丁惊讶的目光中店小二解释了一下,原来余一丁给他的二钱银子实在太多,一般三个人最多一钱银子就已经足够吃饱吃好,掌柜的心知遇见了大主顾,反正银钱已经到手,也不管余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