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48何必给自己找不自在(第2/2页)  景区管理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心思看,下山的急着下去歇歇,大多只是扫一眼就过去,有了大槐树下的石凳可就不一样了。
    如果经营户们再有点眼力,看见有人有歇脚的意思就赶紧递条毛巾过去,说刚才风大可能落了灰,擦擦再坐。说游客心里会怎么想?谁出门在外不希望有人关心自己?谁花钱旅游不希望受到礼遇?
    心情一好,再看着经营户顺眼的话,只要质量说得过去,也别把价格开的比山脚下高太多,是不是很轻松就能达成交易?
    当时开发副总兴奋得快把大腿拍肿了
    把石笋山定名为御龙山,真正成为景点的话,登山石梯建造太慢,而且创造不了多大效益。
    修建收费的索道也挺麻烦,山间地势复杂,气流更复杂,已有
    的索道都是论证了大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开始建设的。
    而且过程很艰难,大型机械用不上,飞机在气流复杂的情况下也不敢随意使用,材料需要一点点运输,支架是分段焊接的,钢绳是一段一段连接越来越粗的才能顺利安装到位。
    调节钢绳的松紧也是个麻烦事,钢绳的自重加上超出自重好几倍的张力,就连只有540米的镇龙居到铁笔峰之间的索道,也得上百吨。
    索道最开始建设时也不是这个样子,要先架设货运索道,完工后拆除。也别小看那轿厢,价钱和大老板的座驾差不多。
    所以,建索道虽然可以收费经营,但一下子投入几百万,资金回笼没有那么快,而且建设哪一条的时间也得一年左右,这还不算论证的时间。开发新项目的难度可见一斑。
    后期维护倒是不复杂,其他工作还比较直观,就是对承载绳和牵引绳的探伤麻烦些。
    岳东转而提议在峭壁那边安装电梯,但随即自己否定了,好像安装在高度两三百米峭壁上的,可以双向运行的双层观光电梯都比索道贵,动辄上亿,这个年代不知道得多少钱,但技术肯定不成熟。
    岳东前世只是粗略听过需要爆破c地坑填基c架筑钢构框架c临时封闭框架c喷漆c装玻璃外墙c装电梯等流程,具体细节并不清楚,仔细想想还是算了吧,谁也别当那小白鼠。
    万一出点事故,就有可能出人命,何必给自己找不自在?
    从那以后,岳东就只提供能让自己轻松悠闲的点子。
    即便如此,景区的效益也像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他的人气也像坐了火箭似的“噌c噌c噌”的突破了天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