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6章 有历才有史(第2/3页)  大魏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沙一炮而红。
    销路好不好,宣传最重要所以一定要多废点心思研究研究。
    孝文帝规定的是三日一朝,五日一沐。除此月底最后一天也会升朝。今日是三十,正值朝日,刘芳崔光自然不在。
    太史令赵胜忙的脚不沾地,哪能顾的上一个小小的候星郎,点完卯他就将李承志扔给了副令,让其看着安排。
    副令可不像赵胜,一天到头就知道埋头研究做学问,他清楚这候星郎昨日入监时就被两个中书叫过去问过话,所以不敢擅自安排,说是要等刘芳崔光下朝后再行请示。
    李承志无可无不可,想着正好可以到各
    部转一转,看自己干哪个合适。
    副令没时间,索性属吏先派给了李承志。
    所谓的属吏就是助手,每位候星郎都有,又叫候部吏。李承志的这位姓耿,听副令介绍,竟还是西汉天文学家耿寿昌之后?
    浑天仪就是耿寿昌发明的,东汉的张衡只是在其基础上做了改进。
    他还发明了常平仓制度(朝廷太仓,类似如今的中储粮),更撰写了《九章算术》。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中国历史上父死子承志“天官”制度。
    大多数人都以为司马迁传自父祖的“史官”,其实是“天官”,也就是占星c修历的职务,修史只是附带。
    一是因为这行当不是一般的枯燥,二则是极其深奥。有这能耐和耐心,多少经文典籍研究不透?又为何放着比这不知舒服多少倍c俸禄不知多了多少的官不做,非要和一堆枯燥的数字以及冷冰冰的星星月月打交道?
    所以自秦时,大多数的朝代都有法令:太史令c历官c卜官等,必须世代相传,不准习研其它经文,更不准做其它的官。而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耿昌一脉就是这样传下来的。他父亲耿言是冯太后时的太史令,因占卜的卜词不合冯太后的心意而被贬,后忧郁而终。
    李承志一时好奇,多嘴问了一句:“敢问令尊卜的是什么卦?”
    耿昌看着李承志,悠悠一叹:“天道五十,地遁其一”
    李承志愣了愣。
    这什么乱七八遭的,不应该是: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么
    嗯?
    冯太后四十九?
    冯太后不就活了四十九么?
    李承志眼珠子一突:耿言怎么蒙这么准的?
    还有耿言这胆子也太大了吧,果然是人如其名,连帝王的寿数都还胡乱卜算?
    没把你喀嚓都算冯太后肚量宽大
    心里嘀咕着,李承志又让耿昌带他到各部转转。
    太史监分历c卜两丞,其下又有:
    筮部,又称保章,掌占定吉凶。
    监部,又称历部,主要负责推算历法。
    候部,又称灵台,掌望星c观测,也就是皇帝给李承志封的这个官,专为筮历两部观察天象规律。
    算部,专事验算,为筮历验算数据。其中官吏大多都是太学c国子监等官学中的术算博士。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会把术算科的学生也带过来帮忙。
    还有一个司时部,掌漏刻c司晨等(定时c换时c报更c警晨昏)。
    李承志先去的是算部。刚一进门他先是一愣。
    一座大殿,足有近千个平方,他感觉像是进了大型的宴会厅。
    他惊的不是厅大,而是里面的景像: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座比斯诺克球台还要大的案几,足足摆了上百张。每张案台上密密麻麻的摆满了算筹。有的二三百,少的也有数十。
    所谓的算筹就是木棍,用来代替数字。说简单点:如果一个数是6666,就会先在个位上摆一根横木棍的代表5,横棍下面再竖一根代表1。到十位又会反过来,上面摆坚棍代表5,下面摆横一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