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二章 赚点小钱(第2/5页)  大魏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饭没什么区别。要再晒一晒炸一炸,吃起来嘎嘣酥脆,和沙琪玛一模一样。这两种统一叫做“白茧饧”。
    “鸡鸭子”饼就是鸡蛋或鸭蛋饼。“水引”是汤面条,“馎饦”是汤揪片,面都是用肉汤和的,统称汤饼。
    另有一种古代版的卷肉饼子或煎饼果子:以醋瓜菹长切,脟炙肥肉c生杂菜等饼中急卷这种做法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叫胡饼或胡饭。
    白米饭也有,但刚在北朝开始普及,因做法比较单调,官员们不大爱吃。
    家境再差一些的则吃豆饭,但几乎不见吃麦饭的。只因这玩意皮太厚,蒸不透捣不豆子还难以下咽。
    而
    像李承志这样动辄四五个菜,还全是肉的委实少见。连刘芳崔光都不见这样吃。当然也是因为两老头饭量小,吃不了这么多。
    等耿言帮他打开食盒拿出饭菜,左近的官吏都呆住了。
    这么壕的吗?
    一盒灌肠足有两斤:羊肉c葱c蒜c韭c姜等切碎,并和盐c花椒等灌入羊肠,或蒸或煮。
    一盒炙肝:类似灌肠的做法,以羊肚油包肝c肺c调料等等烤熟。后世在新疆叫假腰子,在甘肃叫脂裹肝,但凉了不好吃。
    第三样是一盒炒鸡蛋,第四盒是一份腩炙,也就是煎猪肉这四样都不是李承志所创,而是元魏本就有之。最后那一盒才是:水晶肘子。
    肘子剥骨煮的烂熟,皮朝上肉朝下压入木盒中按紧,上面再浇一层浓肉汤或猪皮熬的酱汁,在井中或缸中镇凉就是这东西。
    米饭捏的是团,怕天热会馊,里面加了盐,又用荷叶包着,一看就让人食指大动。
    都是李协三更起来就做的,老头还挺开心:郎君终于不用顿顿下馆子了,能省不少钱
    别说官吏,连太史令赵胜c太乐令公孙崇都一脸好奇的渡了过来。这二人看看饭食,再看看李承志,往佛在说:你家什么条件?
    李承志笑笑,递上了两双筷子:“二位使君尝一尝?”
    这二位也没客气,但没接筷子,直接上了手。拎了两片肘子尝了尝,公孙崇止不住的点头:“嗯,入口即化,咸香滑嫩,不错!”
    李承志打蛇随棍上:“若二位使君不嫌,明日我便让家仆烹两斤送到府上”
    别看才是七品的“令”,但还有加官的。特别是公孙崇,除给事中c侍中(均为皇帝高级顾问)外,他还是太乐祭酒(太常卿佐官,从三品,掌礼乐)。朝廷制定礼乐制度的时候,连刘芳c崔光都得给他打下手。
    更重要的是,这位还是高文君和李承先的老师
    公孙崇嚼着肉,不经意的点了一下头。
    李承志大喜:这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堪称博古通今。各种古礼制度,包括度c衡c量等均精,不然他一个研究礼乐的也不会被皇帝弄来制定历法。
    日后肯定能用的上,先巴结了再说
    也不知谁嘀咕了一声“中书来了”,一群官员便一哄而散,只剩两位令官和耿昌。
    赵胜和公孙崇正吃的香甜,赵胜还指了指食盒:“寺卿和祭酒也尝尝?”
    两人是吃过赐宴才下的朝。刘芳摇了摇头,崔光瞅了一眼食盒,盯着李承志冷笑的:“奢侈无度陛下都没你吃的好!”
    李承志有些讪讪,暗暗腹诽:以为我不知道么,皇帝就不吃肉
    许是有事要讲,刘芳叫走了公孙崇和赵胜。基余官员也不好意思再围过来的,案几后只剩李承志和耿昌。
    耿昌吃的是酱菜拌粟米饭,李承志邀他一起吃,耿昌只是摇头。
    交浅言深是大忌,李承志也不勉强。
    耿昌终于知道,李承志为何带这么多饭食了:四五样菜怎么也有三四斤,七八个饭团也得两斤向上,但李承志筷疾如飞,也就一刻竟吃的渣粒不剩,更好似意犹未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