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5章 你家媳妇真俊(第2/5页)  2011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副驾驶一声不吭,听着老同学和老板你一句我一句客套。    他也是二中出去的,比陈耀东高一级,今天回学校,陈老板是受邀而来,自己却只能做个拎包跑腿的,虽说如今如入衙门也算是人脉广泛,亦曾办过大事花过大钱,不比周海英这个老同学差上多少,在学校老师眼里也算是个有能耐的。    可跟着陈老板回校,则难免相形见拙。    车开到教职工楼下,校办主任又在楼下等。    陈耀东有印象,当年他上高中的时候这位好像在教语文,但没教过他,没有交迹,就不像跟周海英那么亲切了,该客套客套,该互吹互吹,谦虚中保持着距离感。    周海英在一边看着,心里逾发感慨了。    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心。    到了二楼的一间会客室,校领导基本全在。    寒暄几句坐下,又是一阵商业互吹。    校长已经不是陈耀东昔年上高中时的校长,当年也没见过,不知道从哪调过来的,自然谈不上什么亲切感,不过当年的语文老师老郑却成了教处主任,多少有点意外。    陈耀东在琢磨校领导校,校领导同样在琢磨他。    景安二中不如一中,不管师资力量还是生源都被一中碾压,像周海英这种能考上陕师大的已经是拔尖的学生了,从新千年以来,二中就没走出过有大成就的学生。    虽然在政府部门任职的不少,但走上高位的一个没有。    到不了区老板或者市领导那个级别,对学校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混社会的就不说了,那个混不出名堂来的。    正经经商的也没几个发财的,办个校外培训机构就算是相当不错的了,直到陈耀东异军突起,年初媒体报道兴邦农业与市里签定投资协议和大老板出席开工剪彩仪式,刚开始校领导没在意,可后来听说兴邦农业的老板是二中出去的学生,校领导们才上了心。    之后又陆续有消息传来,兴邦农业投资数亿参与三营开发,又准备在野牛滩投十几亿建设景安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三个项目就得砸进去二十亿。    这妥妥的亿万富豪节奏。    这样的学生自然要保持联络,为母校增光添彩。    更别说前几天又传闻,听说陈老板要结婚,光是买结婚用的车,就砸了七千多万,直接买了二十多辆单价近三百万的奔驰S600,还给媳妇买了台千万级的劳斯莱斯。    学校消息灵通,一些小道消息知道的比陈耀东家人还要早。    站在学校立场,这种优质学生,怎么能不好好的联络一下。    而教师节系列活动,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载体。    请学生回母校露脸,感受一下衣锦还乡的荣耀,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今天的活动有个学生代表发言的环节,耀东发个言吧,你也是学生代表嘛!”    互吹一阵,校长发出邀请,连耀东也叫上了。    而且还叫的很顺溜,就好像陈耀东是他亲自教过的学生一样。    陈耀东笑着说:“算了吧,我就一个种菜卖地的,又不是搞高科技的,肚子里也没几两墨水,学习上也不争气,就不上去献丑了,免的把学生带偏。”    校长点了点头,也不强求。    陈耀东随即道:“我也是从二中出去的,受学校教育三年,能有一点点成绩,离不开那三年在学校打下的基础,回头我让公司专门给学校设立一笔奖学金,也算是为学校选材育才略尽点绵薄之力吧,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帮到那些需要的学生。”    校长精神一振,肉戏可算来了,问道:“耀东仔细说说,这个奖学金怎么说?”    陈耀东道:“分三类奖吧,第一类是成绩优异类的,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给每个年级综合成绩前十名的学生一人两千块钱奖学金;第二类是品德优秀类,不分年级,每学期学校选出十名品德优秀的学生,每人奖两千块钱,具体的标准学校把握,但是不要重复;第三类不算奖学金,算助学金吧,每学期选十名家庭困难的学生,每人资助两千块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