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2章 西风压倒东风(第2/4页)  2011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中旬,陈耀东和郭老头跟着大老板去了一趟省里。    项目报到省里,一位领导看过之后,要当面听一下汇报。    在酒店等了一天后,陈耀东见到了领导,就项目的有关问题做了详细汇报,领导对他有印象,对兴邦农业也有印象,一半时间问了问项目的一些规划和思路,一半时间问了问陈耀东的情况,好像对陈耀东的兴趣比项目本身还大。    见完领导,就没他什么事了。    省里肯定要研究的,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回到酒店,就和郭老头商量:“省里你比较熟,你觉的多久可以过审?”    郭老头道:“咱们这是绿色项目,利国利民的好事省里肯定会支持的,快的话年后就可以出结果,主要是京城,到时我多跑跑省里,请省里出面协调,争取上半月落地。”    陈耀东笑着说:“你老人家可得抓紧点,趁我现在决心比较大,尽把把项目启动,不然拖的时间太长,把我的斗志给磨平了,再想实现咱们描绘的蓝图就难了。”    郭老头很无奈,只得应着。    又在省城歇了一晚,陈耀东飞去了中原。    郭老头则回了景安。    中原有个同学结婚,陈耀东结婚的时候人家来了,他当然也得过去一趟。    吃了一顿酒席,回到景安时已经快到下旬了。    年关马上到了,今年的春节比较早,没拖到二月。    地不种了,牛也不养了。    陈爸陈妈闲的浑身难受,跟大伯二伯商量一番后,决定今年在水上人家过年,终于来了城里,把水上人家收拾一番,开火做饭,顺便伺候儿媳妇。    六个月了,姜苗苗肚子又大了。    越发行动不便。    没怀孕前美是第一。    现在哪还里顾的上爱美。    衣服是怎么舒服怎么穿,连妆也不画了。    陈妈望眼欲穿,掰着指头数日子,心心念念全是孙子。    熙熙攘攘到了年关,兴邦农业公司全体员工每人发了两个月的过年钱,员工们开开心心准备过年,觉的陈老板是个好人,跟那些在超市上班的比,明显有了不少优越感。    工资给到位了,好多问题其实就不再是问题。    今年,超市的工资还是八九百一千块。    卖衣服卖画妆品的不但没涨,反而收入缩水,底薪两年没涨,生意不好做了,拿的提成少了,收入自然就降了,相比之下月平均两千的工资,在景安应该算是高工资了。    只有那些工作年限比较长的铁饭碗才有这个水平,刚工作一两年的也就一千多块。    有了对比,自然就有优越感。    所以今年店员辞职的比较少。    庄寡妇也领了一个月过年钱,很是意外。    没想到临时工也给发过年钱,结果问了下其他人,才知道不是谁都有。    就她和罗美有,立马明白这是特殊关照。    开阳三队还有几个人在兴邦农业公司打临工,有的在物流队,有的在门店里,都是按天算的,干一天给一天的钱,没有提成,也不给交社保,不算兴邦农业公司的员工。    临时工拿到过年奖的,就庄寡妇和罗美两个。    亲爹没了,罗美无家可归,过年只能去庄寡妇家。    庄寡妇没在村上的小区买楼房,还住在平房。    两个儿子都比较懂事,寒假也在兴农绿色超市打临工。    晚上回家做饭,罗美一边帮忙,一边给婶婶出着主意:“婶,你干脆不要种地了,十几亩地一年辛辛苦苦,才挣一万多块,还把你苦的,小峰和小晋都大了,自己会做饭,你不如把地租掉,去耀东哥店长上班算了,比你种地强。”    庄寡妇愣了下,有点迟疑:“不种地不行吧?”    罗美说道:“现在种地划不来,队里好多人都不种了,你种地一年挣个一万多,租掉租个八九千,相差不到一万块钱,打临工一年还挣不到一万块钱……”    庄寡妇道:“今年在陈耀东店里打了两百多个工,有一万块钱啊。”    罗美道:“那也划不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