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章 这一年的收入(第1/2页)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韩兆军走后何平算了一下自己今年的收入。    小钱就不算了,养鸡场分红7万1千多块,养猪场分红7万3千多块,《福贵》稿费6万1千块,图书出版业务他分了六成利润11万6千多块,总得算下来今年一共进账32万2千块钱。    算上他手头上剩的4万块钱,他现在已经有36万的身家了。    何平算到最后泪流满面,穿越过来快三年了,这身家的增长速度怎么跟穿越之前打工的收入差不多呢。    他当然知道两个年代的物价差距,只是感叹一下挣钱不容易而已,尤其是在苟发育的时候。    另外还有韩兆坤的那笔投资,现在还没有见到收益,何平觉得这门生意的潜力应该是不错的,要知道后世国内的纺织业和制衣业可是横扫全球的。    再就是借给韩兆社的三千块钱,他也没指望这小子短时间内还上。    算完了账,何平开始做晚饭。    院子外面响起了清脆的车铃声,毛春华推门进来。    “你怎么跑过来了?”何平诧异道。    毛春华的脸被北风吹的通红,“我给你们爷俩送新衣服。”    “明天送不也一样吗?”    “明天我还得上班呢。”    毛春华把她给何平父子俩买的衣服放到炕上,“你这次回来这么晚,也没空去做衣服,我就去给你们买了两套,你等会还上看看合不合身。”    何平把毛春华抱在怀里,“想的可真周到。”    他刚准备有下一步动作,小柱儿风风火火的从外面跑进来,“爸,吃饭了没?”    何平被撞破了好事,没好气的说道:“吃吃吃,就知道吃,一天天的除了玩就是吃,寒假作业写完了没?”    小柱儿见老爸脾气不顺,立马乖巧,“毛阿姨!”    “行了你。”毛春华说了何平一句,“小柱儿,咱不搭理他。走,吃饭去。”    何平在小集市上买了不少吃的,今天的菜色还算丰富,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吃完了晚饭,何平骑着车子把毛春华送回了家。    返回韩屯的途中,何平冻的瑟瑟发抖,心里发誓,明年说啥也得买一辆四个轱辘的车。    腊月三十,81年的最后一天,何平起来的很早。    把屋里屋外都收拾了一遍已经快早上十点了,他刚想上场子里去,外面就响起了汽车的轰鸣。    “何平哥,我过来给你送彩电来了。”来的是赵波。    “快进来!”    赵波把彩电抬进屋,放到电视柜上。    “前天跃进哥说你想弄台彩电,我就托人弄了一台松下的,你看看咋样。”    何平瞅了瞅这台彩电,平平无奇的松下14寸彩色电视机,不过在这个年代应该算是顶配了。    “挺好挺好,辛苦了,坐下喝点茶。”何平给赵波倒了杯茶,“对了,这台彩电多少钱?”    “跃进哥已经给钱了。”    “你回去把钱退给他,多少钱我给你。”    “何平哥,你就别为难我了,要不然跃进哥肯定跟我不乐意。”    何平不容置疑的说道:“不行,你给我说个数,这钱我肯定得出,一码是一码。”    赵波最终没拗过何平,接下了何平的钱。    “这就对了。”    给完钱何平进了书房把录像机搬出来,“来,过来帮我安一下机器。”    赵波看到这台机器,瞪大了眼睛,“何平哥,这是录像机?”    “嗯,从南山那边带回来的。”    赵波是搞家电销售的,但在地区百货还没有见过录像机,只是在一些产品资料宣传册上见过这东西。    赵波帮何平把家里那台黑白电视机换成彩电,然后连上录像机。    何平又从书房里抱出一箱子录像带,“放哪个好呢?”    挑来挑去他选中了一部老港片《独臂刀》,“就放这个吧。”    自从何平把录像带抱出来之后,赵波就跟个乖宝宝一样做到了沙发上,屏气凝神的期待着接下来的时刻。    当彩色的电视屏幕上出现“邵氏制片厂”几个大字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