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章 振开兄回京(第1/2页)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丁有财虽说喝的有点多,但并没有醉倒,心里不禁埋怨这傻儿子,这人多嘴杂的问这话干啥,想问私下里咱俩人说多好。    “那个,韩屯现在啊,还是用他们自己人,估计等以后他们人不够了才可能从外面招人吧。”    大女婿打蛇随根上,“爸,那你可得想着我们啊,韩屯要是招人了,告诉我们一声。”    小儿子也跟着凑趣,“爸,你给我问问,看看能不能在你们猪场找个轻松的差事。”    丁有财正不知道气往哪撒呢,小儿子这句话正好撞在枪口上,“上一边去,一天天不务正业,就知道好吃懒做。”    小儿子被丁有财训斥了一番,心里念叨着真是有钱了说话就硬气,现在老头儿挣钱多了,自己更加不受待见了。    “我不就问问嘛,你瞅你。不问了不问了,以后你们养猪场求我去我都不去了。”    大儿子扒拉了弟弟一下,“说啥话呢,爸是为你好。爸,你就帮咱问问呗,万一人家真要人呢。”    丁有财头疼的看着这俩傻儿子,这事能当着你俩姐夫面问么?愁人啊!    “行,回头我给你们问问。”为了赶快结束这个话题,丁有财只能应付道。    大女婿见桌上的气氛有些压抑,便转开话题,“老二今年也二十了,该张罗娶媳妇了。”    说到这个话题,丁有财来了兴致,“是得赶紧给他找个媳妇儿管管,一点也不省心。”    二女婿也捧着老丈人唠:“爸一年在养猪场不少挣,要是把老二也弄过去了,家里这日子可妥了,啥样媳妇儿说不到?”    两个女婿的话让丁有财老怀大慰,瞧瞧这俩女婿,再瞧瞧那俩儿子,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一说起给小儿子娶媳妇儿的话题,丁有财老伴也插上了话,“老丁啊,等开春就给小二寻摸吧,岁数也不小了。”    丁有财点点头,“找,都二十了,开春让人给问问谁家有合适的姑娘。”    说到给小儿子娶媳妇儿,丁有财的态度跟前几年给大儿子娶媳妇儿的时候判若两人。要说这人啊,还得是兜里有钱,说话才硬气。    以前他给队里当猪倌,家里日子还算不错。后来队里养猪场干不下去了,家里的日子也跟着走了下坡路。    大儿子娶媳妇儿的时候正是他们家最困难的时候,要不是把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彩礼钱都用上了,这媳妇儿都不见得能定下来。    去年年初的时候他还和老伴愁这小儿子结婚的时候咋整,没想到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韩屯开个养猪场请他去帮忙,这一年就挣了他过去十年挣的钱。    这下子给小儿子娶媳妇儿的钱有了,丁有财心头的重担也放下来了,人也跟着轻松了不少。    何平从毛春华家回到韩屯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初四了,韩屯的小年轻们早已是嗷嗷待哺,每天能来何平家门口转悠八百遍。    “这何平哥咋还不回来呢?”    韩屯的小年轻们这两天见面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韩兆社也在等何平,不过不是为了看香江电影。    何平刚到家,队里的小年轻就一窝蜂的都跑到他家,何平也懒得搭理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摆弄去。    “去沪上?”    韩兆社把何平拉到一旁,说出了今天自己来的目的,他要到沪上去买照相馆用的设备。    “上奉城买不到吗?”    “我打听了,沪上那边品牌多,价钱低。你之前不是去过沪上嘛,有认识的熟人不,我第一次去沪上,蒙头转向的,想着有个熟人领着能好点。”    “你介绍信开好了么?”    “开好了。”韩兆社掏出大队给他开的介绍信,这年头没有介绍信真是寸步难行。    何平想了一下,他在沪上算得上熟识的就仨人,李准老师、毕利奎、张瑜。李准老师身体不好,肯定不能麻烦他,还是找毕利奎或者张瑜吧。    这俩人都是常年待在剧组,也不知道现在在不在沪上。    “行吧,等你走之前我打个电话问问,看看能不能找人接应你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