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七章 建院(第2/2页)  芳菲剪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打电话联系了周围几个村。

    这几个村子都有类似的情况,并且有的村干部,更积极更上进,他们没有经过申请和上报,没有经过镇党委镇政府的同意,就开始在本村土地上搞起规划来。

    有的村庄,甚至连工程队都已经都找好了。

    “哎呀,看来我这个镇书记太官僚啦!有这么多村干部,都开始着手建设了,我还坐在办公室里没有想到。

    看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啊!

    看来我这次失职了,掉队了,落伍了,我要向你们学习呀!”

    镇书记,尽管年轻,尽管上进,但是,他又很谦虚。

    于是他决定,临时主持召开,一个由各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孝亲敬老敬老院建设扩大会议。

    他要与大家一起筹谋,协调,组织,建设,这么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

    三嘎子和小周立刻站起来鼓掌,表示赞成!

    这次会议,一直开到太阳落山才散会。

    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下,初步达成了一个一致意见。

    这个一致意见就是:

    首先是选址问题。

    经过多轮磋商协调,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把这个敬老院,建在郎家川村的村北。

    之所以建在这个地方,作为敬老院的地址,主要考虑三大原因。

    一是,这个地方是这个镇的中心位置,便于各村集中交流。

    二是,这个地方土地贫瘠,位置偏低,不用占用耕地,也不用占用山场。

    西部和北部又有大山环绕,正好挡住了三九严寒时期的西北大风,冬暖夏凉,气候适宜,是老年人养生休息的最理想场所。

    三是,这里都是花岗岩地基,在这里建设,会减少困难,降低成本,根基牢固,安全有保障。

    其次是规模问题。

    这次会议找对了,周围所有村庄村干部,将各村独居老人统一摸排上报汇总,底数清楚。

    各村加到一块,共有107人。

    镇书记建议,再把各村60岁以上的,有可能出现独居的老人,全部统计一遍,然后汇总出数据。

    有了这样的数据,在确定建设敬老院规模的时候,就有了底数。

    等这些数据统计出来以后,再具体确定这个敬老院的建筑面积和建筑结构。

    第三是招标投标问题。

    原来三嘎子准备让他弟弟贵良承包工程的想法,现在已经化成为泡影。

    镇党委政府确定,要在网上进行公开的招标投标,那这个建筑公司,就必须达到应有的资质级别。

    这样也就做到了暗箱操作,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廉洁,高效。

    第四是资金投入问题。

    这个敬老院的建设资金,应集体研究决定,镇、村、建筑商等,各负担一部分,可以入股,可以贷款,谁投资谁收益。具体投资比例,要等到下次会议讨论决定。

    三嘎子心里琢磨着,他弟弟贵良,也只能在中标公司的下边,安排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活计来干干。

    不管怎么说,三嘎子在这次敬老院筹建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所以,镇书记就委派三嘎子和小周,为这次筹建敬老院的顾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