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宋七日游之六(第2/3页)  重生八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力,致使变革成了社会危机动荡的根源。

    提到抵御北方异族侵袭,包文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一点万古不变,我就讲一个故事你听听。”包文春拿来纸笔,画上个图示,用地图演示靖康之难的来龙去脉,只是把国名地名人名换了一下,还把事变的后果屈辱说得很细致,详细分析了联金抗辽的得失原因,输灌一种居安思危意识,之后,叙说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卧薪尝胆,三十年发愤图强、发展工业科技强军,才恢复河山,以致有今天的成就。

    三个人盯着图示,相视没有说话,都觉得这画的怎么看都和燕云十六州的情况相似啊?大家谈论的话题本来就是妄议朝政,不过话从海客嘴里说出来,还那么轻描淡写,仿佛在说意见不相干的事情。本朝言谏宽容,也没有因言获罪的先例,三人只是感到诧异,也没有太多表示。

    包文春抬头,见小玉已经点上牛油蜡炬了,觉得还是太暗,不点灯笼的话,蜡烛的油烟在密封的房间里味道太大,那些纱幔上部变得发暗,都是烟熏的。

    该做饭了,包文春起身说:“抱歉!诸位先坐,我去后厨看看,弄几个菜来,我们边吃边谈。”

    肯定吃午饭的时候,有人去报告了包公子做菜的消息,更有人去厨房看了那些油盐酱醋燃气灶,三个人并没有说君子远庖厨的话,反而要跟着去看看。

    厨房这边,肖玉华掌勺,穿着包文春中午穿的白褂子,高安系着围裙在切菜,那个后厨主管翠花,指使着几个丫鬟忙着洗盘子配合,人影幢幢的忙的不可开交。

    包文春几个一看,说:“我们回去继续说话,徒弟们很好学啊!”

    回到客厅,陈捷抱着小四儿和肖玉华几个在外面透气儿,说室内味道太大,小四儿熏得直哭。包文春接过来,对周小联说:“小联,去装个灯泡,搞个简单点的。平叔,叫丫鬟们开窗,通风换气。”

    站在外面等了一刻钟,室内有明亮的光线透出来,几个人才回去。丫鬟们关好门窗,过来上茶,赵同学三个看着房梁上吊着一溜三个拳头大的小太阳,竟能使室内纤毫毕现,觉得惊奇,就问:“文春啊!这是什么?”

    这是一种充电式LED吊灯,只有六个小时的续航能力,包文春觉得应该搞个更大的灯,一盏就够,可以震慑一下这些乡巴佬。

    就说:“等饭后我们详细介绍一下!不过,我想说的,对你们来说,有点文不对题啊!文春所在的万安国,注重科技兴国,教育是基础,理论根据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说的这些,按照中土说法就是营造机械,天工开物,如果是将作监的工匠来听,肯定更明白一些。这个照明装置,名字叫电灯,电是一种能源物质,照明发热用处很大。还有做饭的那套炊具,火焰使用的是液化气,液化气是从地下油脂里分离出来的,比用石炭更方便洁净。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可以叫账房先生给将作监的工匠们讲讲这方面的知识,看你们能不能制作出来。”

    赵十三搓着手,说:“哎呀呀!实在太感谢了!等回去我奏请官家,请他定夺安排!文春在这边有什么需要,都可以交给我来办!”

    丫鬟们上菜,电灯下摆了两桌,包文春和三个客人坐在主席,又把平叔喊过来相陪这喝酒。另一桌上是邓姐周姐陈捷肖玉华杨登周小联和采萍,邓姐又把小玉拉过来坐下,八个人围着大鸳鸯火锅,就开始饕餮大餐。

    包文春这边也是铜盆大小的鸳鸯锅,底部烧的的栗木炭,六个荤素菜,基本都是中午的菜式,还有几大盘青菜牛羊肉卷和大虾。

    包文春歉意地说:“改天我亲自下厨,这徒弟的手艺究竟还是差了火候。这位平叔,是跟随我父王征战沙场的将军,这次跟着来故国看看,一个是怕我少不更事,管理下日常事项,也想见识下中土故国风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