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稚圭,快五十岁的人了,身材高大,相貌威严,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包文春拱手行礼,说:“韩相乃国家砥柱,民族脊梁!文春有礼!庆历新政是个好政策,被小人误导圣人终止了,可惜可叹!但先生一片丹心,天日昭昭,将青史流芳。”
韩琦连声不敢当,默默回座。
介绍包拯包希仁的时候,包文春对邓姐和卢平说:“这位就是包龙图包青天包大人,几个都过来拜礼!”
周助理和邓姐,陈捷和肖玉华,都过来万福,说:“见过包大人!”
卢平也跟着过来作揖,说:“包大人的故事在我国流传甚广,有缘一见,三生幸慰,卢平有礼了!”
宋仁宗哈哈大笑,说:“你们可看清了,希仁的额头上可有月牙痕迹?”
一屋子人莫名其妙,只有仁宗和赵允让在大笑。赵十三说:“等会儿,请文春给大家解释!”
见到五十七岁的杨文广满头白发,虽说精神抖擞,却已经有种英雄暮年废颓感。包文春叫陈捷过来见礼,说这就是六郎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夫妇俩深深一躬身礼,包文春感慨地说:“杨家满门忠烈,天下闻名,在海外演绎出有许多传奇故事,被当做戏文戏曲评话,广为传颂,妇孺皆知,宣导世人效法忠义。任何时候,抵御外侮为国捐躯的英烈美名,必将千古流芳。”
杨文广回礼说:“军人保家卫国职责所在,马革裹尸平常事而已!当不得文春夸奖!”
包文春回头喊杨登,对杨文广说:“仲容祖籍哪里?我这个兄弟杨登,祖籍忻州火山,也想回祖籍看看的,只是时间紧迫,恐怕去不了啦!”
杨文广说:“我的祖籍是麟州新秦,和忻州相去甚远。”
“呃!民间戏文传说果然不足信也,以讹传讹,误人匪浅。”
仁宗皇帝对这事儿很热心,连忙说:“诸位坐下说,十三郎,叫人上菜,我们边吃边说。”
赵宗实歉意地说:“狄汉臣出任陈州,暂时不在京师。”
包文春惋惜地说:“噢!铜面将军狄青也是传奇人物,抗击西夏,夜袭昆仑关,都是百姓津津乐道的评话段子。还有种仲平、范希文等一代英雄,可惜无缘一见。我就说说杨家将传奇话本!”
相传火山王金刀令公杨衮有十个儿子,第七子就叫杨继业,第八子杨继亮是义子原名高怀亮,个个英雄无敌,所以才问仲容祖籍是否忻州保德?据传,杨衮生于残唐五代,他自幼随父学刀,后又向神枪手夏书棋学枪,向飞锤将金良祖学锤,练会全身武艺,名震中原。他曾与刘知远、高行周结拜为兄弟。后来刘知远当上后汉皇帝,时逢辽兵进犯中原,杨衮联合了三十六寨兵马,在火塘寨自立为火山王。打出“扶汉灭辽”大旗,保境安民,一举打败辽兵。后来接受朝廷封赏,继续守卫边疆。
众人哈哈大笑,仁宗皇帝说:“说得有鼻子有眼,文春是否有话本带来,让我们见识一番?”
包文春正色道:“文艺娱乐终究是小道,这只是民间口口相传的传奇,治国方略才是根本,假如司马君实看了话本,会不会把它写进传记里去?”
众人大笑起来。仁宗笑着说:“那你快讲讲包希仁的额头上有个月牙是怎么回事?”
包文春本身就是个编故事的,讲一段少年包公传奇,那还不是小菜一碟?侧厅里坐着高滔滔陪着邓姐几个,听得也是心旌神摇。
邓立筠看看肖玉华和周助理,有高郡主在场,不便多说什么,惊讶于包文春敢当面调侃包青天,说他被驴踢了脑袋,还说得理直气壮,有鼻子有眼,也不知道事情的真实性,就敢胡咧咧,光是这种面对很多宰相侃侃而谈不怯场的姿态,就叫人担心不已。
后世人把脑袋被驴踢了,解释为脑残智力不够用,可在这里,就被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