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5 章(第1/4页)  盛世宝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位是北京军区的首长纪柯纪老先生,这位是云贸集团的创始人华奇涛华老先生,这位是政治部副部长李顺李老先生……”苏国昌在介绍几人的时候,显得都很客气,不过,这其中两个人的名字却让叶涛心中猛的一震,纪柯,李顺,这两个人正是黄胖子资料里的七人中的两人。

    加上苏老爷子和许亚斌,上面所说的七个人,他已经接触到了四个,想不到,这几个人竟然都是互相有着牵连。

    “几位老爷子好。”叶涛微微一笑,语气十分淡定的说道。

    几个老头互相看了一眼,随后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天生有股军人气息的纪柯更是夸赞道:“这年轻不错,在你眼前,有军界的高官,有政界的要员,还有商业的大亨,你竟然一点都不慌,气定神闲,难怪刚才苏老头敢把竞价牌给你来和那个日本人争,好样的!像个爷们。”

    “哈哈,没错,最后一次拍卖我们可着实捏了一把汗,不过我还有一个疑问,那尊青铜鼎你为何拱手让日本人拍走了!要知道,只要是国宝,就绝对不允许那些小鬼子染指!”李顺在一旁似有责备的问道。

    苏国昌笑眯眯的看着叶涛,他和几个人解释过一次,可惜他们不相信,毕竟,这群老家伙都是在古董堆里磨出来的,哪个不是火眼金睛,比猴还贼,即使他们整个拍卖过程都在看,也觉得那尊鼎不像是赝品。

    “那尊鼎的确是古代的不假。”叶涛笑了笑,道:“不过,却不是周朝的,而是明末清初时铸造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恐怕是当年清军入关,有人献鼎,仿周铸造的此物。”

    “何以这么肯定?”身材略微臃肿,鬓角霜白的赵既生神色一正,疑惑的问道。

    “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里,对于铸造各种青铜器物的合金配比,有比较明确的记载,称: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其中所谓的金就是铜,齐是指剂量,周朝的青铜礼器铸造时,对其中配比的比例可以说十分的精准,锡越多,硬度越大,也因太脆而导致碎裂,所以,礼器的配比中,锡的占量则为其他器物中最少的!”叶涛脑海中回想起师父曾给自己看的《周礼?考工记》中详细记载的青铜器配比,缓缓的道来。

    包括苏国昌在内的几个老头,全都是聚精会神的听着,眼神中除了欣赏之外,更多了一层敬佩。

    “不过秦朝之后的青铜器逐渐被铁器所取代,不过鼎却依旧是权利的象征,但铸造的成分锡的比例要大于之前的青铜礼器,随后的朝代中,青铜的冶炼技术越来越精湛,在冶炼的过程中加入了其他矿物,用来提升青铜器的硬度以及减少冶炼中产生的气泡。”说到这里,叶涛略微的停顿了一下,道:“那尊鼎按照体积来计算,重量较相同体积的鼎轻,落地的声音却十分的生硬凝重,说明硬度较高,结合古代冶炼青铜的技术,以及锈渍上看判断,应该是明朝末期,清初期时的产物,不过即便如此,价值怕也是在几百万甚至过千万。也勉强称的上是一件山寨的国宝吧!”

    “哈哈,好,精彩!”叶涛话音刚落,几个老头就不约而同的拍手称起了好,纪柯更是大为赞赏的说道:“年纪轻轻,却有一身惊世骇俗的本领,让人不得不佩服啊!”

    “是啊!老头子我今天算是上了一课啊。”始终未说话的华奇涛也忍不住的拍手称好道:“那件山寨鼎,充其量也就是一件普通的铜鼎罢了,虽然也是文物,有些可惜,不过那小日本割了2亿元的ròu,换回了件山寨货,也算是物有所值了,哈哈……”

    “不仅如此,这次拍卖会一共三件赝品,被他买走了两件。”叶涛忍不住的笑道。

    “哈哈哈……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啊。”赵既生一拍大腿,爽快的笑道:“今日将那编钟和青铜战马俑皆保护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