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3/4页)  嫁妆满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成三成,那也是极可观的数目,在周遭几个县城都遭难的情况下,她手中的粮食就成了奇货可居,县里几十家大户的存粮加起来还不到她的五分之一。

    这算扬眉吐气了吧,她回想丈夫以前的嘲笑,她就是地主婆怎样,老娘有粮,想吃就得看她脸色。

    「婆婆,你小心烫,傍晚还会再发一次粥。」看到狼吞虎咽的老婆婆,齐无双用略带无措的笑脸提醒。

    行善吗?

    苏轻怜会用鄙夷的眼神睨上一眼,说:她在替她爹积功,地方官员要政绩做得好才能得到皇上的嘉奖,她趁着水患,一日施粥两回,百姓饿不死,她爹这县太爷自是好处多多,她这叫孝心。

    这是真的,苏轻怜从来就不是有善心的人,她更怕麻烦,路有饿死骨与她何关?人又不是她杀,顶多看个两眼,念两句阿弥陀佛,照样走她的阳关道。人生何其短暂,哪有空闲悲秋伤春。

    然而她可是苏家人,与苏家一荣荣,一损损,若苏正通治理的县城出现暴乱、斗殴、瘟疫、尸横遍野,他上头的官员会在他年度考核批上个「优」吗?只怕是削官丢职,发配边疆的可能xìng高。

    身为他的女儿,苏轻怜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父亲被流放三千里,连带着她娘、她哥哥,乃至于嫁到管府的姊姊受到牵连。

    因此,当想跟着她出城瞧瞧田地受损情形的齐三小姐一提起助人,她二话不说的办了粥棚施粥,并且将府里勾心斗角的人全给拉出来,让她们瞧瞧别人是怎么过日子,她们身在齐府又有多好命。

    她从不否认她的出发点是沽名钓誉,为她爹和齐府博得「乐于助人」的好名声。可谁知县官千金和齐府二少夫人的双重身分,竟成了抛砖引玉的效果,不少家有余粮的大户人家也纷纷搭建粥棚,不稀不稠的白粥一日两施,造福乡里。

    真是意外的丰收,苏大人所管辖的县城是此次水患受损最轻的地方,死亡人数最少,流民的安顿最为妥当,一次民变也没发生,人人有饭吃,饿死的人一个也没有。

    「二嫂,你人真好。」她以前都错怪二嫂了,娘总说二嫂的坏话,害她以为二嫂真的很坏。

    是吧,是吧!多夸夸,很快地就晓得她有多邪恶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为人的根本,人若不知善而行恶事,枉为人。」

    齐无双一脸佩服地望着故作谦逊的二嫂,「二嫂说得好有道理,可是娘为什么不喜欢你,还要我离你远一点?」

    「自古以来婆媳是天生的死敌,没有为什么,就是合不来。等将来你嫁人了,千万不要相信婆婆把你当女儿看待的鬼话,因为你们争的是同一个男人,而婆婆永远是占上风的那个人。」孝道的大帽子一扣,一票媳fù死一地。

    「为什么婆婆要跟媳fù争?」她想不通。

    「因为天底下的男人都靠不住,儿子是自己生的,是身体落下的一块ròu,婆婆理所当然的占为己有,视为所有,媳fù想来抢她的「ròu」,就是敌人。」这就是女人可怕的占有yù。

    不认为自己靠不住的男人在两人身后轻咳了一声,但是没人理会他,他自讨没趣地继续站着。

    「是这样吗?」齐无双还是不懂。

    苏轻怜笑着拍拍小姑的小肩膀,「二嫂说的绝对没错,你好好想想便能悟出真理。去吧,你去帮帮芙姐儿她们,她和蓉姐儿那一桶还剩下大半呢!」

    ☆、第三十七章

    这孩子太有爱心,每一次都把碗盛得快满出来,流民们都喜欢来找她盛,一桶粥很快就见底了。

    齐府粥棚搭得不算小,一共抬出五大桶半人高的粥桶,有点小小恶趣味的苏轻怜特意把闹得最凶的金姨娘、周姨娘排成一组;妻妾绝对不和又怀有身孕的田氏与方玉蝉一组,主仆离心的方氏、陈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