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百三十二章 摊上事了(第1/4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郑朗回到家中,先派人将时恒喊来。

    火炮研发卡住了,其实郑朗也未要求时恒发明什么高明的先进火炮,仅是明清时一些作品。不过给了时恒领先的科学知识,毕竟相差五六百年,六七百年的知识积累,生产力,经验。

    因此一直不能成功。

    不但不利于军事,也不利于科学的发展,成功了,学习格物学的人必多,不成功,因为又不是在科举项目之内,学习的人越来越少。而且朝廷huā了很多钱帛,再拖下去,最终会有大臣弹劾或质疑。

    雷贡的事也没有进展,固化成功了,没有雷贡无法引爆,液化倒是易于引爆,往往一扔一砸就可以让它七百三十二章摊上事了爆炸,但这玩意儿太危险,往往提在手中一荡,就能爆炸,根本就没有实用性。

    让时恒请一段时间假期,跟在自己后面,再互相探讨一下。

    然后写了一封家书递向潭州,说赵祯病情好转,能开口说话,也能站也能坐,正常康复当中。这封信明是写给崔娴的,实际是写给另外一个人。

    又写了一封奏折,继续请辞掉各种官职。

    赵祯与他“臭味相投”也是生性使然,两人无论从德操,或者思想,或者对事物看法十分相近,并且是追求完美的人。做错了,就要受罚,没得客气。

    文彦博与富弼必然将自己的请辞奏折压下不报,那么就来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

    会产生什么后果,他没有细想,但想到一部分,郑朗并没有顾忌。有两个用意,他反感如今这种不顾大局,一味吹毛求疵的风气。富弼许多做法也不完美,为什么让郑朗看重无他,诸士大夫一起变得浮燥。赵祯朝后期星光璀璨,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富弼、文彦博、包拯,还有正在成长的司马光与王安石那个人七百三十二章摊上事了不是名垂千古。

    但论臣不是赵祯朝最好的时代,而是天圣朝,鲁宗道、蔡齐、王曾、张知白、李迪等等,这些人才是谦谦君子。为人厚道,识大体,正直,有吏治之能,而不是文章璀璨。

    其次富弼在六塔河事上是做错了为了政绩为了权利强行上马的。

    第二天将请辞奏折递向中书,带着时恒东下。到澶州后,又递了第三份请辞奏呈。

    文彦博与富弼这次终于摊上事了。

    郑朗是做错了事,可考虑到六塔河的严重,虽错也错在理上。

    纵观郑朗这些辜做了什么?

    南下平侬智高反叛,平交趾,震大理,大治南方等于是替宋朝将五分之一土改天换地,这么大功劳,还要打压难不成让郑朗真的三十几岁,就要告老还乡?

    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很多大臣不服啊,并且郑朗担任首相四年多时间,他并没有拉拢什么亲信,可提拨了一些能臣上位,在朝娄上影力远在贾昌朝之上。

    这还不算,某些人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

    于是将前后想了一想,想出一件事,本来朝廷是答应让郑朗担任两湖经略安抚招讨使,因为忌其功,多次遭到弹劾,贬成荆湖南路一路,虽能兼管,对荆湖北路管控能力弱了,若没有这件事,能不能发生辰州官员配合彭师宝攻打彭仕羲?巨岩峒会不会协助张平孟与西夏人擒拿郑朗?

    不管彭仕羲是否有反心,君臣、父子、夫妻乃是儒家治国治家的三大纲领,今天辰州能助子攻父,明天呢?能否助以臣攻君?

    一场场裸的政治迫害,差一点使国家痛失一臂膀。

    最要命的是欧阳修风尘朴朴地从河北返回。

    他刻意转到六塔河工地上察看,六塔河工程到了尾声,春汛即将到来,挖河难度增加,因此想抢在三月到来之前,将六塔河工程结束,于是工地上无数民夫正在抢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