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招纳贤才(第1/2页)  最终武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然,刘若水想要招募的人才并不止虚行之一个,凡是有可能被他招募到手的人才,诸如房玄龄,李靖,杜如晦,尉迟敬德,程知节,秦叔宝等等,刘若水均都送了一封书信。

    毕竟,刘若水对历史的走向很是了解,自然知道未来的万世名臣的姓名。

    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

    赵公长孙无忌第一。

    赵郡王李孝恭第二。

    莱公杜如晦第三。

    郑公魏征第四。

    梁公房玄龄第五。

    申公高士廉第六。

    鄂公尉迟敬德第七。

    卫公李靖第八。

    宋公萧禹第九。

    褒公段志玄第十。

    夔公刘弘基第十一。

    蒋公屈突通第十二。

    勋公殷峤第十三。

    谯公柴绍第十四。

    邳公长孙顺德第十五。

    郧公张亮第十六。

    陈国公侯君集第十七。

    郯公张公谨第十八。

    卢公程知节第十九。本名程咬金

    永兴公虞世南第二十。

    渝公刘政会第二十一。

    莒公唐俭第二十二。

    英公李绩第二十三,李绩即徐世绩,徐懋功,又称徐茂功,后赐姓李,为李世绩,为避讳太宗李世民,改名为李绩。

    胡公秦琼第二十四。字叔宝。

    但想要将他们请入自己麾下,却并不容易,像长孙无忌,李孝恭,高士廉等人,都是李世民的亲族。而其他的人要么是世家大族出身,要么是已经出仕,要么挖入自己麾下,并无多少可能。

    毕竟,刘若水此时的身家还是小了一点,虽然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不足以让人八方来投。

    因此,刘若水其实也就是广撒网而已,至于能捞到几条大鱼,也只是任由天命罢了。

    不过真论起来,刘若水有信心能够邀请到手的,也就只有虚行之和魏征两人而已。。

    对于魏征的到来,刘若水是有十足的信心。因为魏征在历史上虽然是个纯臣,敢于直刺君主。但魏征因为出身寒门的缘故,他是一个十足的官迷。郡丞元宝藏请他当个不入流的书记,他就欣然赴任了,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立刻臣于李密,李密降唐后,被窦建德抓住,又当了窦建德的官,窦建德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又归顺李世民。

    因此刘若水只要将橄榄枝抛出去,那魏征必然会欣然到来,只是魏征此时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几个月的功夫,恐怕到不了襄阳城。

    至于虚行之,情况也差不多。虚行之虽然不是魏征那样的官迷,但却也是那种“报国无门”的寒门子弟,此时不过是襄阳城中一个文书而已,面对刘若水抛出的橄榄枝,他岂会不心动?

    虽然虚行之不是正史人物,但是按照他未来的表现,能力不会比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逊色一丝一毫,让他处理一郡的事物,甚至还有些大材小用了。

    相比来说,魏征的名头虽大,但在处理政事方面甚至还比不上虚行之,魏征最擅长的地方,其实是司法。

    果然,不过十余日的功夫,虚行之就来到了襄阳。

    听闻虚行之到了之后,刘若水亲赶往城门口迎接,说道,““虚先生到此,我等远迎来迟,还请虚先生恕个。”

    虚行之连忙站起,深深拱手作礼,目中闪过精光:“小人不过是文书而已,能得将军接见,已经是三生有幸,岂敢有丝毫怨言?”

    这人说话雍容淡定,众人望了上去,见得三十年纪,举止之间,有相当的武功根基,长得眼正鼻直,还蓄着五绺长须,配合他的眉清目秀,颇有几分风流,当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