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 江淮第一悍匪(第1/3页)  篡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江淮第一悍匪

    涿郡好大雪。

    杨广在临朔宫中召见了群臣,询问罢来年三征辽东一应事情后,颇有些意兴阑珊,返回后殿。

    临朔宫面积很大,内有几十座殿宇。

    怀荒殿,更可以驻扎数万禁军,也是杨广指挥辽东之战的根据地。

    不过,连续两次征伐辽东无果,让杨广颇有些意志低沉。而杨玄感之乱,更让他万分燥郁。即便叛乱以被平息,可杨广依旧感觉,非常不好。这种燥郁不安,颇有些类似于抑郁症的症状。好在萧皇后抵达临朔宫,让杨广多多少少得到缓解,似乎在无助中,找到了慰藉。

    殿外,天寒地冻。

    殿内,却温暖如春。

    萧皇后正在看信,不时发出咯咯笑声。

    “梓潼,看什么如此开怀,不如说出来,让朕也高兴一下?”

    杨广好奇的询问,萧皇后连忙放下书信,快步迎上前来。想要见礼时,却被杨广拦住。

    萧皇后说:“洛阳方面传来的书信……不过想来,陛下不会有兴趣。”

    “洛阳有何消息?莫非又有变故?”

    此时的杨广,颇似惊弓之鸟。闻听洛阳来信,顿时有些紧张。

    萧皇后说:“洛阳安稳,如若真有事故,定会先呈报于陛下,又怎会送到妾身之处?这是侗儿派人送来的书信,说一些贴己话,谈一谈洛阳的趣事……陛下,你怎么对这些有兴趣?”

    “闲来无事,说说无妨。”

    “既如此,那妾身可就啰嗦了。”

    萧皇后把信中的趣事,挑拣着说了几个,见杨广似乎没有兴趣,于是就换了个语气道:“陛下还记得那狂生吗?”

    “哪个狂生?”

    “就是那悲来乎,笑矣乎的狂生。”

    杨广有点兴趣了,好奇的问道:“怎么,那狂生又有佳作?”

    “佳作倒是没有,不过最近却搞出了一个麒麟馆。”

    杨广眉毛攒动,沉声道:“麒麟馆,那又是什么东西?”

    “哦,就是聚集一些文士,修补经史之所……陛下,你可知道这狂生,要修什么经史吗?”

    杨广的脸色有些阴沉。

    出于对士林中人的猜忌,让他颇有些不快的说:“修什么书?”

    “圣贤注。”

    杨广一怔,诧异向萧皇后看去,伸手拿过那封书信。信中说,李言庆在巩县守孝,同时又命人在百花谷附近,营建起一所麒麟馆,准备招揽一些书生文士,编撰一部名为《圣贤注》的书。

    其内容是收录历代圣贤事迹,以弘扬正气,教化百姓。

    据说,李言庆这座麒麟馆,已经开始动工。并请来了汾阴薛氏族,薛收为《圣贤注》主编。

    “薛收?可是那薛孺之子?四年前曾作过一篇《太平论》?”

    萧皇后说:“正是此人。”

    薛收的生父是薛道衡,不过从小就过继给了族人薛孺。而薛孺,是个典型的儒家学者,工于经史。杨广倒是记得薛收,却是因为当初薛收那篇《太平论》。当时杨广还斥责了一番,可后来,险些酿成第二次太平道。白衣弥勒差一点就冲击端门,从某种程度上,又证明了《太平论》并非虚言。

    只是杨广后来不肯低这个头,所以就没有再想起薛收。

    “这圣贤注……”

    杨广往下看去,渐渐的,那张阴郁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似乎有不少人希望能被收录其中啊。”

    这圣贤注主要是收录自春秋战国以来,圣贤事迹。被列为第一篇的圣贤,就是孔丘孔圣人。

    如此一来,许多本在一旁,想看笑话的世胄子弟,开始动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