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 章(第3/4页)  装甲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需进行非决定xìng的持久作战。

    [注:不仅要构筑象马其诺那样的工事,而且要设置大纵深的防御配系。]这也就是说,当一方取得优势并突入另一方的领土(在反坦克区域以外)时,入侵者必须在密集的步兵防护圈掩护下运动,驻防时还需构筑工事,就如朱利叶斯。恺撤在二千年前所做的那样,其理由是相同的。那么这将是什么xìng质的防御呢?

    这种防御不象我们在上次战争中所见的堑壕式防御,堑壕是用于掩护防御部队。堑壕这种掩护方式正在被装甲防护所代替。装甲不仅可用于掩护防者,也可掩护攻者,这种防御是使用铁丝网防御思想的一种发展。设置这些障碍物是为了阻碍攻者的机动;同样,在反坦克防御中,也是要阻碍攻者的机动——必须阻止战斗车辆开进。

    这些战斗车辆将向哪里开进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供战斗车辆使用的大比例尺地图清楚地标示了敌人可能利用的接近路和地区。

    为了阻止和击毁这些战斗车辆,将采取下述防御措施:用地雷场代替铁丝网,用坚固据点网代替堑壕。

    [注:据报道(是否真实,我不能肯定),1942年6月,托布鲁克陷落主要是因为缺乏地雷掩护。]这些坚固据点可能采取两种形式:(1)小型方形堡或坚固碉堡;(2)小型可移动的防弹(也可防pào弹)圆形pào塔和盾形装甲碉堡(用履带车载运或用马力大的拖拉机牵引)。我将在下一讲中论述这种防御工具的特点。

    52. 战斗中的掩护战斗期间的掩护要根据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地形特点也许适用于进攻,也许适用于防御。如果双方企图进行决战,那么将利用适于作为进攻地区的开阔地,但通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力量较弱的一方将退入有天然障碍的地区或预设的反坦克区域。

    战斗中的掩护可按下列三个项目进行检查:(1)机械化部队(突击部队)的掩护;(2)非机械化部队和后方勤务部队的掩护;(3)对摩托化游击部队进攻的防护。

    根据这种防护范围,我们可以得出一种概念:组成一种坚固据点或碉堡,在其外部设有一层防护圈,装甲突击队可由此迅速出动,与敌在开阔地战斗。与此相似的情况是,中古时代的作战,即一种坚固的车阵,其外围配置粮草运输队和穿盔甲的骑兵,他们互相挑战,在其堡垒以外的地区jiāo战。

    中古时代的作战基地是车阵;在机械化系统中,作战基地则是经过改变的车阵;不是马车堡垒,而是反坦克堡垒,即根据地形条件选定的,由一系列反坦克pào塔和有防护的火pào掩护的地区。

    [注:1942年5至6月使用的“骑士桥哨所”实际上是一种仓促改进的固定车阵。]这种可移动的堡垒的外围设有游击部队,这不是一种固定防护xìng的外围工事,而是一种可机动的外围工事,在不与敌接触和在强敌进攻时,向外移动,这种工事必要时撤入机动堡垒。至于机械化部队本身的防护,由于有装甲防护,因此其主要防护力量在于其进攻行动。在制订作战计划时,应考虑地形、日光、风向及机械化部队的有利部署(受敌进攻时能抗击敌向其翼侧进攻,并能攻击敌侧翼)均是防护手段,在制订作战计划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注:据报道,隆美尔将军往往在太阳处于西方位置时命令其坦克发起进攻,以迫使敌人受阳光照shè而刺眼。]如果机械化部队处于不利条件,它不应冒失败危险而应撤入机动堡垒,在其掩护下重新整顿或隐蔽地补充武器弹yào。也许有人认为,越出包围圈是会遭杀伤破坏的。但我认为通常不会有这种危险,因为敌人可能在其堡垒以外活动了几个小时或一两天之后,它就须返回加油和补充武器弹yào。更可能的是,它将用飞机对密集的护卫部队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