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 章(第2/4页)  装甲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队在丛林地能隐蔽运动,在开阔地能在夜间运动。

    [第八讲]第七章 进攻60. 一般原则作战原则并不随着武器xìng质的变化而变化;发生变化的是与武器威力有关的战争的条件。因此,不论使用什么武器,都应当发现敌人,抓住敌人并击中敌人,同时又要不被敌人发现,不被敌人抓住,并且不被敌人击中。可是,凡是武器不仅无不受到地形、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而且还无不受到其它武器——包括敌我双方的武器——的影响。新式武器的投入使用不能不引起条件的变化,而条件的每次变化又都会要求军事原则应用的变更。

    一旦发现敌人,就应当把整个进攻理论放在精心研究有关攻势行动和警戒力量的地形,以及双方越过该地形所需的时间上。结果,正确地把握运动的时机就成了决定xìng因素。所以我已指出命令和运动必须简单,一旦机械化部队开动起来,要加以控制是困难的。

    [注:1941年11月18-20日英军坦克在利比亚的各次进攻就是一例。]假如地形不利,或者没有充足的时间占领有利的地形,敌对的任何一方就有可能放弃战斗。我认为,这种情况将是经常发生的,除非一方在机动力上占有明显的优势,或者在数量上占有明显的优势,使它敢冒较大的风险。有人认为,在战争bào发以后将即刻发生重大战斗,这并非我所持的观点,我的观点是,在战争bào发以后会即刻发生许多小的冲突和机动,当一方犯了大错以后,如果对方又及时地认识到这一大错的话,才会发生大的战斗。

    [注:这种观点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在法国是因为机械化程度不高,而在苏联则至少部分是因为突然xìng。]当出现这样一种机会时,就应在安全的基地上发动攻势。在今日的战争中,pào兵为步兵提供一个基地,因为火pào压制敌步兵,这样就便于我方步兵向前运动。在坦克之间的战斗中,主要基地是反坦克堡垒,当坦克部队距离甚远时,它是战略基地,而当坦克部队受其掩护时,或者在其邻近地区作战时,它又是战术基地。

    [注:1941年,德军坦克在苏联的进攻,许多只是突袭,向基辅的第一次进攻尤为明显。假如这些进攻有坚强的基地,它们就完全可能发展为决战。]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几乎栩栩如生的图画,它显示了与城堡在战略和战术上的用途,唯一的区别是与城堡不能由一地向另一地移动。因为在战斗期间很少有可能移动这种基地,所以建立前进战术基地的任务就落在自行火pào的身上,用自行火pào掩护进攻的坦克。

    [注:我们虽然在1925年就拥有大威力的发shè十八磅pào弹的自行火pào,但当我们在1941年遇到德军的有装甲防护的七十五毫米自行火pào时,仍感到吃惊。]虽然主要基地能够自卫,但它却不能保证掩护通向敌人的接近路。这些接近路应由进攻坦克加以掩护,如果进攻坦克不可能担任掩护,那就应由为此目的而派遣的特种部队加以掩护。这就是说,凡有可能,进攻部队应在这样一个地区寻求战机,如不成功,它可由该地区退回其反坦克堡垒,或退入隘路——即翼侧设置有反坦克障碍物的地区。

    [注:在1942年5-6月间,隆美尔在袭击“骑士桥哨所”失败以后退却时,他就退守到由其反坦克pào轰成的人工隘路和他开辟的通过盖扎拉-比尔哈凯姆地雷场的通道上。10月,他虽然占领了一条隘路——即地中海与盖塔拉洼地之间的阿莱曼位置——但其后方最近的隘路却是西边二百英里处的苏卢姆隘路。假如他仅使用实际数量一半的地雷来掩护正面,同时把另一半埋没在其后方四五十英里处,他的阵地是会得到相当大的加强的。那么,假如其前沿被突破,他就能够沿着后防线实施迟滞行动,然后再向苏卢姆撤退。]由于不容易找到既便于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