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 章(第3/4页)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静,一面下令把所属部队开往粤北集中,伪作李济深的后盾;一面怂恿李前往南京。为坚定李的信任,他与李同赴南京出席会议。

    李济深在南京被蒋扣留后,陈济棠被蒋任命为广东编遣区主任,南返广州。因当时广东军的余汉谋、香翰屏、陈章甫、云瀛桥、李务滋、陈维远、戴戟、蔡廷锴,均主张武力救李济深,推徐景唐为总指挥,出师讨蒋,所以陈乘海虎舰到达省河时,不敢贸然上岸,呆在舰上分别请各将领谈话。他对拥护李济深的将领说:“李、白拥兵自大反对中央,固然不对,而蒋介石把持中央剪除异己,穷兵黩武,动摇国本,罪恶尤大。为使广东能摆脱战争的旋涡,从事三民主义建设,展堂(胡汉民字)、勤(古应芬字)两先生和各元老,都劝我不要灰心失望,应该回广东去负起责任,安定各将领心情,徐图补救。现任公(李济深)已失自由,本人只得忍辱负重,和大家寻求新的途径救国救民,并可营救任公出险。”

    4月初,在北平的白崇禧部和在武汉的李宗仁部均已被蒋军打败,广东各将领见反蒋大势已去,只得由陈济棠摆布。陈济棠见各将领没有什么动静,才由海虎舰上岸,来到广州,接管广东编遣区主任办事处,下令限驻粤桂军二十四小时内离境,命林时清设立广东宪兵司令部,接收李济深的宪兵营,并将其扩编成九个中队,保卫各军政机关和他的公馆。不久,陈济棠又被蒋介石任命为讨逆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取代李济深统辖驻广东的陆、海、空军,与拥蒋的省主席陈铭枢分治广东。为了表示拥蒋,他以9500元购买青翠玉石送往南京,供刻制国民政府和guó mín dǎng中央党部印章。

    陈济棠刚刚掌握广东军权,在蒋桂战争中失利败回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黄绍,便倾全桂之兵,向广东进攻,于5月上旬占领了西江各县。拥李济深的粤军第五军军长徐景唐也举兵响应,直逼广州。陈济棠深感“广东存亡,在此一战”,遂以保境安民为号召,动员全部粤军同桂军决战。他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以一部兵力(蔡廷锴旅)牵制徐景唐部,集中主力于花县的赤坭、白坭地带向桂军进行全力反攻,经过苦战终将李、白部打败,并乘胜追至广西边境,以香翰屏旅会同蒋介石的第四路军分途入桂。打败李、白部后,陈增兵粤东,反攻东江的徐景唐部。当徐部向赣南退却时,陈令蔡廷锴、香翰屏统率十团兵力跟踪追击,于7月10日将徐部四面合围于信丰,全部歼灭。

    陈济棠对桂系作战的胜利,取得了蒋介石的信任。他趁机将广东部队整编为五个师,以余汉谋、香翰屏、李扬敬、蔡廷锴、蒋光鼐分任第五十九、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六十一师师长。

    是年12月初,张发奎在湖北宜昌反蒋战败后,退入广西。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张发奎联合反蒋,在南宁成立了“护党救国军”。为夺占广东为反蒋基地,张发奎率第三路军(四个师的编制),由四会、清远入花县、从化,担任左翼攻击;李宗仁率第八路军循西江经肇庆,攻粤汉路正面的军田,并分兵一部攻佛山。

    陈济棠一面以蒋光鼐、蔡廷锴两师分路阻击,一面急电请蒋介石发兵支援。不久,蒋派第六路军朱绍良的三个师入粤助战。陈济棠待援军来到,即展开全线反攻。在争夺两龙墟的激战中,陈部以主力于正面,配属空军支援,连续挫败张发奎部多次冲锋,并以蔡廷锴师从张部左翼迂回包围,予张部以重创。此时,张部旅长黄镇球、团长欧震、李汉炯均已负伤,营连干部伤亡过半,部队损失三分之二,被迫后撤。张部的溃败,李宗仁的第八路军翼侧受到威胁,遂全线后撤,拟固守梧州。陈济棠当即督部长驱直追,并以海军抢先占领了梧州,李、张军主力只好后退到平乐、荔浦一线集中整顿。陈济棠见李、张军主力已集中,未敢深入桂境,就在梧州设立总指挥部,军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