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 章(第3/4页)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充了大量新武器,以加强战斗力。

    五、“两广事变”大遗憾陈济棠与李宗仁以第一、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名义,通电响应,要求派兵北上抗日1936年6月,陈济棠联络李宗仁、白崇禧,以抗日为名,发动了反蒋的“两广事变”。在此之前,李、白曾多次劝其反蒋,但陈怕反蒋不成,反丢了地盘,始终不肯贸然相从。但在这一年,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侵入华北。蒋介石高唱“攘外必先安内”,决心结束两广半独立局面。陈济棠也已派其兄陈维周到南京刺探到蒋对西南的新政策,探悉了蒋解决西南的三大原则,即:彻底解决广西的李、白,由中央协助广东出兵;驱逐肖佛成等反蒋的元老离粤;广东仍维持原来局面。陈济棠认为,“蒋既可授意广东解决广西,又何尝不可反其道而行之?”“与其坐待中央部署妥当,各个击破,何妨抢先一步,采取主动呢?”但当时,他惟一可以借口向中枢作兵谏的,便是举起抗日大旗,要求中央抗日。

    5月12日,胡汉民在广州病死,白崇禧由广西来到广州吊丧,陈济棠就两广共同反蒋问题同白崇禧密商。他在与白jiāo换对形势的看法时说:目前蒋介石的军队绝大部分部署在黄河流域,既要防备日军的进攻,又要防止山东的韩复榘、山西的阎锡山、陕西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发生异动。更重要的是还要部署兵力向陕北红军包围进攻,蒋介石无余力可以南犯。因而,只要西南作出抗日姿态,登高一呼,全国必定响应。蒋如不顺从民意,则必然垮台无疑。白崇禧早就对他既想扩大地盘,又怕丢了老本,患得患失,迟迟不肯毅然反蒋的态度不满,这次见他被蒋介石所逼而反蒋,也就乐得推波助澜地说:“我们这时候进行反蒋抗日,在政治上军事上和外jiāo上都是绝对有利的,广西方面决定以全力支持。”白的表态,更坚定了陈的反蒋信心。

    陈济棠每逢疑难之事,总是要yīn阳术士翁半玄、詹天眼扶乩,以乩吉凶。这次反蒋前,他又请翁、詹乩得了“大运已到,机不可失”的吉言,更受到煽惑。他从小受其兄的影响,笃信yīn阳命相,曾听其兄言,以高价买得花县芙蓉嶂洪秀全的祖坟,以安葬其母骸骨,说这里是出天子的圣地。陈维周经常逢人便说:“伯南生得一对其软如棉的朱砂掌,是大贵之相,前途不可限量。”陈济棠也自信他之所以飞黄腾达,全是命里注定。自他当连长时,与私娼莫秀英结婚以来,一直官运亨通,说这全是莫“八字相夫旺子的关系”。所以,他最听莫的话,连修建的要塞pào台,也要取名“秀英pào台”作为吉利兆头。他还在梅花村公馆专建一个厅奉祀吕祖先师,朝夕祷拜以求护荫。1935年,他派其兄以述职为名,专程去南京见蒋介石,看蒋的相格气运;去奉化察看蒋介石祖坟的风水。陈维周回来后,就兴高采烈地对陈济棠说:“蒋的祖坟不如芙蓉嶂的龙势远甚,而且蒋的气运将终,明年肯定要垮台,一蹶不可复振,代之而兴者便是伯南。”回想起他兄的这番话,更认为这次反蒋是定胜无疑了。

    5月16日晚,他找余汉谋、张达、缪培南、黄任寰、黄延桢等到梅花村公馆密商。

    首先,讲了他与白崇禧对抗日反蒋形势的共同看法,然后说:“我认为这是值得考虑去干的,请各位好好研究再作详谈,但要严守秘密,不宜外传。”此后两天,他分别找各高级将领征求意见。当时,有的表示赞成抗日反蒋,有的表示怀疑,有的说:“白崇禧虽然有小诸葛之称,但他为人不老实,要提防他,免得中了他的诡计。”26日,陈济棠又召集余汉谋、缪培南、张达、黄任寰、李汉魂等二十余名将领开会,重申他的主张,并强调说:“抗日反蒋是我们一贯的主张,这是救国要道,舍此莫由。环顾国内只有我们可以担当这个重任,也是义不容辞的。”在场的多数将领听了他的话,都感到惊讶,默不作声,余汉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