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3/4页)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携眷再次东渡,进入日本陆军大学学习。1925年,郭松龄倒戈反奉,邀盛回国协助举事。盛应命回国,在郭部任营长。郭举事不久,即被张作霖打败,郭本人兵败身亡。盛世才仓惶逃返日本,但被张作霖取消了军费留学资格。后得孙传芳、冯玉祥资助,得以在日本陆军大学完成学业。

    1927年,盛世才回国,先在guó mín dǎng军贺耀祖部任参谋,后调任guó mín dǎng革命军总司令部任上校参谋,并兼任中央军校附设军官团教官。翌年任代理行营参谋处科长,1929年,调参谋本部第一厅第三科上校作战科长。他曾对同乡说:人不能作“既不能令,又不受命”的“绝物”;要想干“革命”,就得“能令”,取得“能令”的起码条件;尽管你“能令”的范围不大,你总可以找机会把它变大。因此,他不甘久屈一个小小科长职位,经多方活动,先于1930年回沈阳拜谒张学良,想谋得东北讲武堂教育长的职位,未果,便到南京窥伺时机。这年夏,适逢新疆省主席金树仁派其秘书长鲁效祖到沪、宁延揽军事人才,他便通过鲁jiāo结甚厚的彭昭贤介绍,与鲁结识,表示愿去新疆,为鲁所接纳。是年秋,他辞去参谋本部科长职务,整束行装,携眷西行。路经大连时,对密友赵铁鸣说:“革命也得有资本;有了资本,纵然没有革命组织关系,革命组织也会来找你,只要你表示革命。”“此行乃破釜沉舟,有进无退,吾必远到边疆另创一个局面,将来或作一东亚总司令亦未可知。”

    二、远赴边疆图谋大业盛世才从担任东路军总指挥独掌兵权开始,在作战与治理部队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独到的做法1930年底,盛世才抵达新疆,在鲁效祖家住了一个星期,金树仁素对南京参谋本部的军官怀有戒心,故不愿见他,也未给职务予他。后经鲁说项,才勉强委他为督办公署参谋处中校参谋、上校参谋主任兼卫队营教练等闲职。盛本意到新疆一展抱负,却只得了个备而不见用的参谋,所遇非所期。加之他常以军事专家自诩,到新后一举一动十分矜持,颇为同行嫉视,便想谋取一任县长做做,名分不成,先发笔小财后,回内地另谋出路。但来新时的一腔宏图,又不甘就此作罢,遂隐忍待机,转而处之勤谨小心,委曲求全,对金树仁惟命是听,以求逐步博得金的好感。经过一段时间努力,被金委任为军官学校战术教官。他便利用这一接触军队军官的机会,蓄意经营,作深远图谋。当时,他是新疆惟一受过正规高等军事教育的人才,在学校表现得十分谦恭下士,对人特别客气,尤其对学生极力拉拢,以先进的军事技术教育学生,很受学生欢迎。他即以学生为基础,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了他夺权和统治新疆的骨干力量。

    1931年2月,哈密东小堡镇的卡官张某强娶维民阿布都的女儿,激起了维民的公愤,杀了这个卡官和他的爪牙,群起反抗官府。这一事件发生时,也正值哈密郡王因王权被夺,遂与金树仁政府发生了严重矛盾;其所属维族农民在“改土归流”

    中又受到金树仁政府的巧取豪夺,对金政府益发仇视。小堡bào dòng发生后,哈密王府的上层分子--王府军官和加尼牙孜、总管尧乐博士,利用维民仇恨官府的心理,取得了这个自发的农民反抗运动的领导权,乘机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民族仇杀和卫护王权的武装bào dòng--“哈密事变”。事变发生后,金树仁令驻哈密的省军师长刘希曾派兵镇压,为维民所败,后增兵一团往剿,途中也被和加尼牙孜追袭,几乎全军覆没。和加尼牙孜邀请甘肃马仲英率部入疆。马部首先攻占哈密,接着把矛头指向乌鲁木齐。金树仁义派鲁效祖为援军总司令,盛世才为总司令部参谋长,带兵开赴哈密,与马接仗,被马打得大败而归。金树仁鉴于局势严重,改派伊犁屯垦使张培元为前敌剿匪总司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