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 章(第1/4页)  中国北洋军阀大结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一位逃避红尘、淡泊名利的隐士。

    他虽然身居乡村,却时常有一些朝野要人来看望他,询问他对于当时某些事情的看法。

    那时,他每天要接到很多从各方面发来的信件和电报。

    为了处理这些信电,他每天上午要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处理‘公务’。

    他设置了一个电报房,从而能够更迅速地和各方面加强联系。

    他向各方面伸出了触角,等待着再起的时机。”袁世凯的宦海生涯中,也有因他的才具,而使别人折服的事情。

    有一次,有一个刚过门的女子吴氏,年方20岁,而丈夫却病弱垂危。

    这个女子为了殉夫,就吞金身亡了,不想她丈夫从此竟大病痊愈。

    地方官老爷们听说这事,自然争夸这女子好,有烈xìng,要请朝廷褒奖。

    袁世凯知道后,就让大文人王式通、吴运各拟一匾额。

    结果名士文人的匾额都不如意。

    袁世凯拿起笔,写下“一死回天”4个字,旁人叹服。

    抛开了贞孝节义的混账道德不讲,这4个字的确说明袁的心胸非常人可比。

    还有一次,那是袁世凯做了洪宪皇帝以后的事。

    大文人章太炎把大总统颁给的勋章做扇坠,不修边幅,大摇大摆地堵到新华门,大骂袁世凯。

    因为章太炎名气太大,袁世凯也无可奈何,况且又是文人,便把章太炎软囚在东四钱粮胡同。

    这时,章太炎的弟子、四川万县师范学校校长钟正懋进京。

    袁世凯赐宴。

    席间,袁世凯对钟正懋说:“你老师和我过不去,你去劝一劝。

    中国向来有两块万岁牌,一块是大世至圣先师,一块是当今皇帝,太炎何不让一块给我。”宴毕,袁世凯问钟正懋有什么要求没有。

    钟正懋说,能不能请题几个字?袁世凯当下写了一副对联: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人爱子亦如余。

    集句正合师范校长身份,而又暗寓有他意。

    书大如斗,颇有气势。

    八、枭雄死于一口气

    袁世凯断断续续地说过一些话:“他害了我,他害了我!”入夜即昏迷不醒袁世凯做不成皇帝了,在发布的文告中,他自称的“予”一变又为“本大总统”。

    但是,这时袁世凯也深知,帝制不成,大总统的职位也难保了。

    因为这时全国范围内的讨袁运动仍方兴未艾。

    这时的反袁舆论中心在上海,孙中山从日本赶回国内,在上海号召把讨袁斗争进行到底,并发布了《讨袁宣言》。

    1916年4月,忠于袁世凯的广东将军龙济光,迫于各方压力,宣布广东独立。

    不久,朱瑞为将军的浙江省也宣布独立。

    至此,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浙江先后独立,反袁势力遍及南半天。

    5月8日,在广西的陆荣廷来到广东肇庆,与梁启超谋划,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军务院,拥戴黎元洪为大总统,推唐继尧为抚军长,岑春煊为副抚军长,梁启超、蔡锷、陆荣廷等任抚军。

    结果,军务院统一了南方独立反袁各省的意见,提出袁世凯不退位,绝无议和可言。

    而这时袁世凯已宣布取消洪宪帝制,仍留任民国大总统。

    军务院提出的退位意见,即指袁世凯退总统之位。

    于是,问题的焦点,就集中到了袁世凯退总统之位上来。

    为了挽回败局,袁世凯起用了手握北洋重兵的段祺瑞组织内阁,寄希望于武力解决。

    但是,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袁世凯jiāo权,组织名符其实的“责任内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