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2/4页)  中国北洋军阀大结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原因,就舍掉了居仁堂而选定了春耦斋在短暂的张勋复辟这一闹剧以后不久,由于黎元洪已被迫逃离了总统府,冯国璋就于1917年(民国6年)7月在南京发出了虞电,宣布代行大总统的职权。

    同时,北方的政局也因此而逐渐地稳定下来。

    接着,靳云鹏奉总理段祺瑞的命令来到南京,迎接冯代总统北上就职。

    对于北上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冯左右的一些人意见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赞成冯北上就职;另一派是不赞成冯北上就职。

    赞成的一派当中,又有着两种说法:一种是广义的说法,那就是,黎既不肯复职,如果冯长期地在南京代行下去,不但影响着国际上的观感,而且也妨碍着政令上的推行,就以代理大总统的责任来说,也是说不过去的;另外一种是狭义的说法,那就是:“我们好不容易盼得有这么一天,现在我们要捧着老头去当大总统了,这个机会,怎么可以错过那!”因此,以张调辰为首的冯的一些人是极力怂恿冯北上就职的。

    至于持有相反意见的那一派,便是以师景云和恽宝惠为首的一些人了,恽宝惠曾在冯的面前,说过下面的一些话:“做总统,要像袁大总统那样,才能做得好。

    像那黎大总统,由于他手里没有实权,所以就让人给端下来了。

    古人说得好,‘猛虎在山,藜藿不采’,不要看总统(指冯)在这儿威震八方,可是,一到了北京,人家处处拿法律限制你,就什么事也办不通啦!所以,最好是总统还依然留在南京,由总理在北京处理政务,那么,可进可退,也就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这样,赞成的和不赞成的这两派人便经常地在冯的面前发表着各自的见解,这就很自然地使得冯本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在靳云鹏刚刚到来的时刻里,还是表现得摇摆不定。

    虽是这样,冯还是在西花园里好好招待着靳云鹏,也还经常踱到那里与靳周旋。

    直系军阀冯国璋 第59节:六、中南海总统姓冯(2)

    冯最后还是心动了,决定“择日北上就职”。

    在他作出了这个决定以后,便和靳商量起他北上的先决条件来。

    冯当时向段所提出的条件一共有三个:一个是,国务院秘书长的人选,除了徐树铮以外,任何人都可以同意;另一个是,冯的江苏督军的遗缺,由江西督军李纯调任,李的遗缺由陈光远继任;最后一个是,任命张调辰为崇文门监督,张季熠为两淮盐运使。

    这些个条件,段在回电里都一一承认了。

    紧接着,李纯所派的代表齐燮元就到了南京。

    齐这次来的任务,一方面是接受李调任的命令,另一方面还商定了冯所用的江苏督署的原有人员,李调任以后,一概不动。

    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除了参谋长师景云还帮了李纯一个时期以外,其他和冯有关的一些高级职员,都在冯离开了南京以后,陆续地前往北京去了。

    冯国璋于1917年7月底坐着专车离开南京,前往北京。

    他当时的随行人员,除了卫队以外,只有秘书长恽宝惠和秘书刘宗燮等不多的一些人。

    这个专车的规模,甚为可观,它有两个机车在前后牵引着,并且还由津浦铁路局的机务处长蔡国器亲自在机车上指挥行驶,它平稳地把冯代总统这些人安全地送到了北京。

    冯到了北京,就和手下径直来到了总统府。

    他在中南海内所选定的办公地点是春耦斋的东间。

    原来袁世凯的办公地点是在居仁堂的东间。

    等到黎元洪继任以后,由于他认为那间屋子对总统不利,所以就改在了居仁堂的西间。

    这次冯来代任,又由于同样的原因,就舍掉了居仁堂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