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6 章(第1/4页)  中国北洋军阀大结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讨逆军”讨伐。

    曹锟起而响应,被任命为“西路讨逆军”总司令,吴佩孚为先锋,率全旅进驻卢沟桥、宛平。

    6月,吴佩孚带领队伍对驻守丰台的张勋的“辫子军”发起进攻。

    张勋部队毫无招架之功,纷纷溃退。

    12日,各路“讨逆军”围攻北京。

    吴佩孚一马当先,领兵由彰仪门进攻天坛,驻守天坛的三千“辫子军”一触即溃,大部投降。

    张勋被段祺瑞击败,曹锟从此对吴佩孚更加言听计从。

    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理总统,而政府大权却掌握在国务总理段祺瑞手中。

    段祺瑞yīn谋武力统一,决定对南方用兵,却遭到直系所属的长江三督即湖北王占元、江西陈光远、江苏李纯的反对,被迫辞职。

    属于直系的曹锟与皖系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在段祺瑞的诱惑下,接受了徐树铮的指使,发出了主战的声明,并且当众表示:“我愿意战至最后一人!”吴佩孚在保定得知后大惊失色,急忙赶到天津,向曹锟陈述利害,指出皖系利用异己的yīn谋。

    直系军阀吴佩孚 第86节:四、由敌变友联奉张(1)

    曹锟如梦方醒,忙询问补救措施。

    吴佩孚提出了“先战后和”的主张,即先与南方一战以挫其锐气,然后与其议和,给段祺瑞当头一棒。

    曹锟闻言大喜,马上委托吴佩孚代理师长,率第3师沿京汉路南下,驻扎汉口,待命进攻湖南。

    北洋军计划两路进攻湖南,第一路由总司令曹锟实为吴佩孚指挥,第二路由张怀芝、张敬光率领第五师、第七师从江西进攻。

    第二路推进缓慢,第一路前敌总司令吴佩孚的军队却连连告捷。

    1918年3月17日,吴佩孚围攻岳阳,湘军自动放弃,吴佩孚不费一qiāng一弹即进驻了岳阳。

    当晚,由于南方联军尚没退尽,刚入岳阳的吴佩孚以为中了埋伏,惊惶失措地命令部队撤退下令pào轰岳阳城。

    18日晨,吴佩孚指挥队伍再次“占领”岳阳;26日,南方湘、粤、桂三省联帅谭浩明不战而退,溜出长沙,吴佩孚吉星高照,未遇任何抵抗,顺利进入了长沙。

    入湘一战,吴佩孚声誉鹊起。

    在曹锟眼里,吴佩孚不仅是个熟读《四书》、计谋多端的秀才,更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战将。

    从此,曹锟完全把兵权jiāo付吴佩孚,逢人就夸耀道:“子玉是我最大的本钱。”

    四、由敌变友联奉张

    国民军地区的扩大,引起奉张与直吴的恐惧,他们共同勾结起来对付冯玉祥1924年9月,bào发了江浙战争。

    在战争bào发后的第二天,张作霖立即向曹锟、吴佩孚发起挑战,第二次直奉战争开始。

    张作霖自任镇威军总司令,亲率奉军新编6个军,向热河、山海关等地铺天盖地而来,大有一口吞掉直军的架势。

    曹锟收到奉军大举进攻的消息,一日连发数份“十万火急”、“百万火急”、“限时限刻”的电报,速召吴佩孚来京主持军务。

    同时,他又派出一批专使到洛阳,督促吴佩孚立刻启程北上。

    曹锟为了迎接吴佩孚,又特地将原来慈禧太后专用的花车一辆,拖到洛阳,作为吴佩孚的北上专车。

    9月17日,吴佩孚由洛阳抵达北京,曹锟立即委任他为“讨逆军”总司令。

    由于曹锟对战争毫无准备,作战前又匆匆改组了内阁,所以就授全权于吴佩孚,组织“讨逆军总司令部”。

    第二天,吴佩孚把自己公署机构的全班人马搬到国务院衙门办公,改称“讨逆军总司令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