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无线控制(第1/2页)  超级U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右手中的mp3插到电脑usb接口上,几秒钟后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发现可移动磁盘(g:)”的气泡提示,而他眼前的虚拟屏幕上面也出现了“检测到可连接脑盘的设备,是否连接?选择是将连接脑盘并分配相应空间。”的文字提示。

    马竞在心里选择“是”,并且选择分配8gb可用空间,很快就看到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发现可移动磁盘(h:)”的气泡提示,他才长舒一口气,放下心来。

    这只mp3看起来和市面上卖的普通杂牌128mb低容量mp3没有任何区别,其本身也的确是马竞在电脑城买的一只国产mp3播放器。但是其内部却已经被马竞进行了改造,使用另一款袖珍u盘替换了其内部电路板,并且增加了ifi芯片暂时还没有二合一版本,让马竞郁闷不已。

    搞定了无线u盘以后,无线手环就容易多了,这当然是因为马竞的身体比普通计算机更擅于识别陌生电子产品,从而可以大大简化相关电路的设计。

    唯一的难点只在于挑选合适的电池与手部外壳。

    没错,这只无线手环的外形是一只电子表的样子,也的确具有电子表的计时功能。

    之所以选择电子表外形,一方面是为了伪装,塑料手环比较少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运动式电子表的表壳一般都比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电子部件,尤其是电池。

    无线u盘上面的无线模块可以依靠计算机usb口供电,但是无线手环就只有依靠自身电池了。这也是为什么马竞会同时使用wifi和蓝牙两种无线模块的原因——蓝牙芯片虽然传输速率低,但是功耗也小得多。系统可以根据传输任务的繁忙程度自动决定启用哪款芯片,甚至在没有传输任务时关闭芯片,从而能够大大降低电池消耗。

    马竞的电子表背盖特意选择是塑料的那种,但上面多了12个沿圆形背盖边缘等距排列的铜点,其实就是无线手环的信号触点,通过皮肤接触与马竞的脑盘取得连接。

    原本人体皮肤就可以传导电磁信号,脑电图、心电图这些现代医学检测技术便是源于此,甚至很多人还幻想着更进一步通过电击读取识别脑电波信号,从而实现“脑波意念操控”,这可是比“手动操控”、“声音操控”更进一步的终极人机交互方式。

    马竞以前看过的几游小说里面,大多都有类似“意识操控虚拟头盔”一样的设定,玩家们只要戴上游戏头盔,就可以脱离身体-的束缚,用意识感受99。99%的超高拟真虚拟世界,对于游戏角色的操控体验也非常流畅如意,完全身随意动,仿佛意识穿越时空,来到另外一个世界,附身另外一个身体一样。

    而现在据说已经有一些人在研发“脑波意念操控”了,一开始马竞他们同学听说以后还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感到很科幻,但是等详细了解以后,却都纷纷失去兴趣。

    早在2003年的韩国汉城大学举办的“dicon2003”展览上,就展出过一个有趣的“脑波控制器”,让玩家能以脑波控制游戏进行,摆脱了用手控制手柄或键盘鼠标。不过这样的操作方式需要在人体头部前额皮肤上贴上若干个传感器,可以接收到人脑散逸出来的微量脑电波,然后根据一些算法,将脑电波的特殊变化归纳起来,作为控制信号。

    因此这种技术现在有两大难点一直未能解决:首先是必须有紧贴头皮多个传感器,早期是粘在皮肤上的贴片式传感器,即使后来改进成耳机式,依然显得臃肿累赘。不过与之相比,第二个难点其实更加麻烦,那就是识别效率不高,现在的技术只能实现“脑波控制”,而非意念控制,依旧是玩家不是用自己的意念去产生控制信号,而是需要经过学习训练,用特殊的脑波图像去产生控制信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