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7章 中评(第1/2页)  超级U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同样按120倍比例缩小后的舰载机变得只有巴掌大小,细长的机翼平直展开,灵活地在航母模型上起飞和降落着。

    它们的起飞、降落甚至巡航飞行都是半自动的,十几米外遥控的测试者们并不需要精确控制它们的每一个动作,只需要对准方向然后下达相应指令即可,然后飞机上的处理器会自动执行预设程序,搜索目标、读取环境风速风向、调整姿态,然后完成指定动作。

    经过三年多发展,蜜蜂在无人机的姿态检测、自平衡以及电动动力、航拍摄像头领域都有了非常强大的技术积累。虽然实现固定翼飞机的起降比四轴飞行器要难一些,但还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只要风速比较低并且保持稳定,他们的飞机完全可以自己控制着完成全部飞行动作,远处负责发号施令让飞机加速加速左转右转俯冲爬升起飞降落的控制者,反而变得可有可无起来。要是让专业玩航模的玩家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吐槽说都全自动了还有个鸟的乐趣?

    不过这正是蜜蜂无人机的设计原则让复杂的事情变简单的良好体现,以前的四轴飞行器是如此,如今的微型航模飞机也是如此,它们其实应该算是无人机的。

    毕竟它们是被设计用来和网游进行联动的特殊遥控玩具,需要考虑普通玩家的操控能力,不能用专业航模玩家的要求来要求他们。而且它们本身和不是真正的战斗机,真没必要也没能力完美模拟其原型“雄猫”的所有动作和细节外形。

    比如说“雄猫”最为出名的特点变后掠翼就模仿不来,这些f14航模的翅膀后掠角固定在20度,接近平直的样子。

    对于飞机来说,翅膀伸得越平直,因为向前飞行而获得的升力也就越大,同时翅膀截面积增大也导致阻力增大使得飞机超音速难度大大增加。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早期飞机基本上都是后掠角为0度的平直翅膀,而且还是双份甚至三份的,后期喷气机则基本上都采用倒“v”字形状后掠、并且更加窄小的翅膀以减少飞行阻力获得更高的速度。

    然后在60、70年代,处于冷战当中的美苏双方都先后盯上了“变后掠翼”设计,让飞机翅膀像鸟儿翅膀一样具有“展缩变形”能力,低速时翅膀打开获得更多升力,方便起降以及低速巡航性能,而高速时折叠收缩翅膀以获得更快的速度。美菌的代表就是海航的f14雄猫重型战斗机,而苏军的代表则是米格重型战斗机。

    不过后来人们发现为了实现变后掠翼,需要准备坚固且轻便的翼套结构来固定翅膀,由此增加的重量和制造成本、维护成本大大抵消了变后掠翼带来的优势,因此这种设计在新飞机的设计上消失了。而在苏联解体后美军就开始过起了穷日子,一大批维护费用高昂的装备被迫退役封存,曾经嚣张狂霸可以达到三倍音速的s“黑鸟”高空侦察机和f117“夜鹰”隐形战斗机就先后退役。“雄猫”也被美国海军放弃,在2006年彻底退出了现役,原因就是维护成本过高。

    不过虽然退役了,但是具有“空中变形”能力的f14仍不失为一代经典,而且因为拥有喷气式战斗机中少有的优异低速性能,使的蜜蜂无人机团队在第一时间就决定了是它了。

    当然也只是外形,并且是大致外形,f14翅膀周围的可动襟翼就被大大简化了,毕竟模型飞机的飞行速度区间比真的“雄猫”小多了,可动襟翼带来的飞行性能改善并不明显反而增加了成本,因此早早被省略掉了。同样被省略掉的还有驾驶舱细节以及飞机内部细节。

    这也是很自然的选择,蜜蜂虽然可以通过网络找到“雄猫”在各个角度的高清大图,但是驾驶舱仪表台以及飞机内部的细节照片就不好弄到了。即使这种机型已经退役也是一样。再说他们也没有给“舒克和贝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