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2/3页)  迷茫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所趋。”

    听的这话,翟銮不敢再沉默,当即躬身道:“维持不敢擅权,谨尊皇上圣谕。”

    见的翟銮唯唯喏喏,张璧心有不满,乾武这摆明了是要以军机处分内阁之权,但乾武这话又说的极重,他也不敢当面争论,略一沉吟,他才道:“皇上,护卫队如此高的军饷,朝廷根本无力负担。”

    “推行兵制革新,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乾武不急不缓的说道:“大明兵制的最大缺陷便在于军户制度和军官世袭,军官世袭,堵塞了士兵向上的迁升之路,也导致了军官不思进取,这是卫所兵丁战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护卫队官兵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除了火器优势,最主要的就是良好的升迁通道。

    一战下来,不少士兵都能以战功迁升为军官,军官也能一级一级向上迁升,因此,护卫队官兵从上到下都渴望战斗,作战之时,才能将士用命。

    不仅是军官的世袭制度要废除,兵役亦将改为义务兵役制与自愿兵役制相结合,如此才能大幅削减军费开支,义务兵无须发饷,四年退役,志愿兵从义务兵中选拔,按现在的军饷发放,如此,朝廷不仅有充足的兵源,亦能维持一支二十万左右的百战雄狮,一旦遭遇大的战事,转眼就能组建百万经过训练的大军.......。”

    微微一顿,他才含笑道:“细说非的大半晌不可,朕成立军机处,头一件事情便是要他们讨论兵制革新的细则,然后转由内阁票拟。”

    出的乾清宫,翟銮便放慢了脚步,对张璧说道:“崇象,给金陵报投篇文章,将一年一省扩建蒙学推行普及教育之事,以及科考扩大录取规模的事情极力颂扬一下。”

    张璧微微点了点头,这是造势,以减轻成立军机处带来的冲击,不过,他不明白为什么翟銮要如此委曲求全,略微沉吟,他才道:“首辅大人甘心阁权被削?”

    “能阻止吗?”翟銮闷声道,走了几步,他才沉声道:“崇象可还记的鼎国公以前上的一份折子,关于三权分立的。”

    胡万里当年上折子建言三权分立,以文官、宦官、勋臣三股势力互相制衡,这事当年闹的沸沸扬扬,朝野皆知,张璧岂有不知之理,当下便道:“首辅大人是说,这其实是......。”

    “不好说。”翟銮一口打断他的话头,半晌才道:“护卫队的军官和后勤补给皆是自成体系,朝廷根本无法插手,即便没有军机处,内阁也是空有其名,根本干涉不了军国之事,与其如此,何必争这个虚名?如今皇上没有重用宦官的迹象,我担心逼迫过甚,宦官得势,那就真个是适得其反了。

    再则,兵制革新,对勋臣而言,亦是利弊参半,反倒是朝廷最为受益,此事必须大力支持,勋臣一时间成不了气候,无须太过担心。”

    正阳门,‘望江南’茶楼,自从胡万里在二楼留下一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之后,‘望江南’的生意便十分火爆,随着胡万里登基御极,茶楼更是日日爆满,不少士绅不昔老远赶来,就为一睹当今的御书。

    掌柜的对乾武的御宝更的呵护有加,不仅用纱笼罩着,而且专门安排一个伙计在旁守着,生怕有不开眼的士绅污了乾武的墨宝,对于茶楼的士绅高谈阔论,毫不忌讳的谈论国事,他不仅不再担心,反而还费劲心思安排人打探消息,及时的在茶楼公布,如此一来,生意更是火爆,二楼的茶水费涨了一倍,仍然是一座难求。

    身着长衫的何士敬快步走上二楼,他是掌柜专门请来发布消息的,扫了座无虚席的大堂一眼,他便高声道:“诸位,诸位。”

    座中不少熟客都认的何士敬,一见他露面,二楼随即安静下来,何士敬扬声道:“方才收到消息,皇上欲在京师建立十所蒙学,京师适龄孩童皆可免费入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