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国都就建造在水源附近,而且军事力量也足以保护水源,所以只有强攻威逼他们投降。所以,林麟一路上用郭嘉的计策恩威并用,收服了不少国家,并且正式对鄯善、龟兹、大宛采取军事行动,以武力迫使这三个国家投降。
天山北麗,太史慈率领六万残军固守在一个山口上,山口外面的草原上,二十多万鲜卑的勇士耀武扬威的呼喊着,每隔半个时辰来攻击一次,而山口那里成为了鲜卑人攻击的重点,太史慈和鲜卑人在此争夺了许久,而山口的那边岩石都被鲜血染红了。
太史慈站在一块大青石上,胳膊上缠着绷带,鲜血早已经将绷带给染透了,他的手里拿着望远镜,眺望着远处密密麻麻的鲜卑人。当他放下望远镜时,便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转身对宋宪、侯成说道:“都怪我太轻敌了,中了鲜卑人的奸计,被鲜卑人诱敌深入,现在被堵在这里,反而害死了三万多将士,我对不住他们……”
宋宪道:“大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鲜卑人足有七八十万人,军事力量本来就强大,我军十万人是少了点,不过只要我军还在,大将军还在,讨平鲜卑的事情又有什么难得。求援信已经派人发出去了,相信大将军王见到之后必然会亲率大军来救,到时候再伙同大将军王一起席卷鲜卑,便可转败为胜。”
侯成也急忙插话道:“大将军,宋将军说的很对啊,我们现在就应该要坚持,静候援军。不过,大将军的伤也应该好好治治了,否则的话,只怕也不好在大将军王率军救援时参战啊!”
太史慈听到宋宪、侯成的话算是到了心坎里了,当即喊道:“太史享!”
太史享是太史慈的长子,自幼习武,现在已经参军,是太史慈帐前的一名小校。但是军中人人都知道太史享是太史慈的儿子,所以对太史享格外敬重。
“末将在!”太史享长的和太史慈较为相像,也是用大戟,得到太史慈的真传,所以武艺也不弱。
“立刻传令下去,让前军紧守山口,每隔半个时辰换一次班位,不管死多少人,都要给我守好那个山口。”
“诺!”
太史享当即下去传令,心中却在想:“我第一次参战,父亲一直不让我出战,这时正式我立功的机会。”
太史慈被侯成、宋宪扶着回去换药了,太史享来到山口,当即将命令传达了下去,然后看见守山的队伍中一个将军死了,这些士兵群龙无首,当即喊道:“从现在起。你们就是我的部下了,我们一定要坚守此地,不能让任何人突破这里,都听明白了吗?”
众人都认识太史享,虽然太史享只是个小校,可是私底下太史慈的部下都尊称太史享为少将军。所以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是,少将军!”
这边话音刚落,那边鲜卑人便开始前来攻山,太史享看到以后,大声地喊道:“弟兄们,拿出勇气,和他们拼了。放箭!”
鲜卑人如同蚂蚁一般涌了上来,狭窄的山口那里被巨石阻隔,华夏军躲在巨石后面用弓箭射击。密集如雨的箭矢击退了一波又一波的鲜卑人,外面是横尸遍野,尸体堆积如山。
最后,鲜卑人终于退却了。
暮色四合,天地间一片昏暗,鲜卑人在外面点齐了火把,火光围绕着这座孤山,将这座孤山映照的如同白昼。
山上只有一处小泉。士兵渴了就排队在小泉那里等着喝水,可是那点泉水对于六万多大军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于是太史慈下令士兵去山中寻找水源,采集野果子吃。
“军中还有多少粮食?”太史慈将行军主簿召集过来,问道。
主簿道:“大约还能维持两日,前天那一战许多将士携带的粮食都丢了,所以……”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尽量去安抚一下将士们,援军很快就会抵达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