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1章 长安密谋(第2/2页)  大唐:开局被送入洞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被隋吏逮捕,关押于狱。

    李渊攻入京城后,将他放出,傀儡隋恭帝封他为开化郡公、相国府文学,又升任兵部侍郎。

    李渊登基后,外放为华州刺史、领行军总管,武德元年十一月十二日,率军攻打蒲州,结果被隋刺史尧君素俘虏,忠贞不屈,十数日后死于狱中,追赠为秦州刺史,谥号忠。

    赵慈景死的时候,是开化郡公爵位,所以赵慈景的嫡长子赵节,则是继承了父亲的开化郡公爵位。

    李二称帝之后,对这个小外甥多有提携照顾,赵节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就官拜刺史。

    唐朝的贵族子弟,在正常的情况下,仕途起步于宫中亲卫,贵族子弟从亲卫晋升到刺史,如果没有破格提拔,大概要到四十岁左右。

    李二念在赵慈景的战功,也看在姐姐桂阳公主的面子上,数次破格提拔赵节,让他提前十年,当上了从三品刺史。

    哦,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和萧煜有过节的柴哲威,和这赵节可是表兄弟关系。

    不过,赵节虽然看起来官高,然而实际上却是个虚职,而他出生于一个大家族中,而且又是李二的外甥,却有官无权,心中难免会有些不快。

    但是国公又岂是说升就能升的,现在当朝国公,哪个不是军功显赫,或者说是继承父辈爵位。

    而像赵节这种只知道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哪有本事敢上战场杀敌,所以通过军功获得国公爵位的机会很渺茫了。

    既然军功之路不通,那就只能走拥立之路了。

    正好李承乾与李泰争权,正是用人之际,而赵节觉得,自古立嫡不立幼,李承乾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势力盘根错节,就算现在地位不稳,但依旧是太子,坐上那张龙椅的机会很大。

    所以在李承乾和李泰之间,赵节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第三个中年人长相比较潦草,个子也不高,如果把他丢到人群堆里,恐怕都不会让人看第二眼。

    这人叫纥干承基,是李承乾豢养的刺客卫士。

    至于那个年轻人,就是名相杜如晦的儿子杜荷了。

    一个太子心腹,一个逍遥王爷,两个纨绔子弟,一个在长安没什么存在感的武将…

    不得不说,李承乾当了十几年的太子,然而关键时刻却只找来这么几个歪瓜裂枣,这人际关系处理的也是没谁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几个人没什么存在感,所以就算他们私底下交往频繁,也没有人去注意。

    至于唯一有份量的侯君集,李承乾则是避开了和他见面,这才是他伟大事业的基础,所以在没有真正动手之前,李承乾还不想暴露这层关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