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种最高命令,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叫做;敕。
凡属重要政事之最高命令,一定要皇帝下敕行之。
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并不拟;敕,而系中书省拟定,此所谓;定旨出命。
其实这三个机构,就相当于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
中书省召集大臣在政事堂开会形成政令,然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
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 。
诏书缺少副署是不能颁布的,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原本李二用这种制度只是为了后世子孙滥用皇权,会导致江山落败。
更何况决策、执行和监督互相制约,也不必担心权利失衡。
只可惜,李二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等他死后,会有人同时掌控这三个部门。
如今三省中层官员基本上都是长孙无忌的人,再加上其在朝中的影响力,三省可以说就是他的一言堂。
相比之下,李治要做什么,都必须得经过长孙无忌的同意才行。
李治如今刚登基没多久,正是大展拳脚之时,结果做什么都缚手缚脚,甚至还得看别人脸色,他能高兴才怪了。
李二在世时,以他的手段,尚且还能压住这些大臣,但李治不是李二,他没有那么强硬的手段,所以现在朝堂上的臣权已经隐隐压过了皇权。
不过嘛…萧煜也乐得见到这种情况,现在李治和大臣们闹得越凶,他最后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虽然这么做有点坑队友,不过为了自己不被长孙无忌吞的连渣都不剩,他就只能从李治这里下手了。
再说了,就算他不这么做,按照历史的进程,李治最后也会和长孙无忌闹翻,毕竟臣权已经到了威胁皇权的地步,无论是再心慈手软的皇帝,都不会坐视不管的。
将李治的信看完后,萧煜想了想,还是给他回了一封,告诉他一定要忍,长孙无忌毕竟是他舅舅,又是宰相,君臣融洽,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将信送出去之后,萧煜这才开始沉吟起来。
如今武氏进宫,短时间内掀不起什么大浪,而未来一段时间,长孙无忌的权势会越来越大。
而真正的转折点是李治;废王立武,让君臣之间的矛盾到达了顶点,也是从那时开始,李治才真正有了铲除长孙无忌的心思。
不过现在还早,李治还在服孝期,是不能娶妃子的,更何况没点由头,李治也不能随便废后,所以长孙无忌还能嚣张一阵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