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9章 吹李世民,杨粉勿看(1)(第2/4页)  在神话世界当小说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靖,秦琼等原本都是杨广的手下呀。”    “初唐的人才,在隋都不受重用,选拔人才这一条杨广就不如李世民,杜如晦甚至罢官而去,裴矩在隋是奸臣,到了唐就变成了贤臣。”    “别鞭尸杨广了,求放过。”    “王玄策是真的吊,一人灭一国。”    “这样一个烂摊子都能崛起,后世不会有人说李世民摘桃子吧?”    “真有这种人么?我不信。”    ……    李世民也和杨广一样攻打高句丽。    杨广征高句丽,百万级的部队,但是他自己又信不过将士,怕他们立功,凡是必须在大帝的英明指挥下,才能行动。    每当城池块被攻下,高句丽就假装投降,百万大军就得在城下装木偶人,等隋炀帝的指挥,然后错失战机。    而且这种情况一次又一次,周而复始。    结局就是百万军队损失无数,被高丽人筑成京观。    李世民人数是十五万,差不多是隋炀帝的十分之一。    他是不必像杨广那样让大军等他命令的,因为他有信得过的人,他能够制定有效的总体规划,又给将军们发挥的空间。    李世勣声东击西拿下玄菟,李道宗拿下新城,李世民打到北平。    多线作战,线线开花,这才叫统筹。    打到安市城,因为他是皇帝亲征不能像秦王时那样不顾生死,所以只能求稳,没能扩大战果。    到了九月天气变冷,及时撤军。    战果嘛,攻占十城,获得24万人口,杀敌4万,俘虏七万。    己方损失2000人。    这样的战果,李世民并不满意,认为自己失败了。    “这……李世民很有傲气呀,明明是大胜,却说失败。”    “你以为李世民是杨广,明明大败,却还洋洋自得,士兵被人铸成京观,还跑去送人头。”    “不,我觉得杨广是打压世家。”    “打压世家,所以让基层士兵送死?这不是打压世家呀,这是打压百姓呀。”    “求诸位有点儿人性好吗?隋朝当时的人口就5000来万,遍地全是世族吗?死的分明是百姓,是基层士兵,如果他是指挥失败导致了数万人丧生,他尚且应该谢罪,何况是他故意为之?为了巩固统治,借刀杀人,他别做人了吧?”    “修建运河的也全都是世家子弟?修建宫殿的也是世家子弟?修建长城的也是世家子弟,这世家子弟也太多,太不值钱了吧。”    “好惨的老百姓,打压世家到最后就剩下一千万人了。”    “杨广娶的世家女,靠世家登上皇位,一手提拔的大臣都是世家的人,用的世家五品官员举荐的察举,征高句丽用的平民百姓,挖运河建东都死的全是平民百姓,农民起义100+起,地主起义60+起,这全打压世家了?”    “因为他们觉得他们就是杨广,天生高贵,为了自己的理想死几个泥腿子怎么了?但是被泥腿子推翻了,当然要给自己一个借口了。”    ……    后世评价,这一栏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成吉思汗:“欲定国安邦,必学唐宗兵法。”    读者们震惊了,这成吉思汗他们知道呀,乃是几乎横扫了世界的枭雄,他都佩服李世民的军事能力?    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    明太祖朱元璋:“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明太祖????”    “这莫非是徐乐以后的主角?”    “堂堂明太祖,一点都不知兵,李世民不过徒有虚名而已,打仗还是看我杨大帝。”    “实锤了,明太祖就是杨黑。”    ……    努尔哈赤:“从来国家之败亡也,非财用不足也,皆骄纵所致耳。”    “昔唐太宗拨乱反正,贞观盛世,自古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