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章 第 1060 章(第1/4页)  小王爷能有什么坏心眼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本按照武家人的想法, 穷亲戚上门,你怎么着都得花点钱打发一下,闽王府财大气粗, 随便拔根毫毛都比人腰粗,他们怎么着都能沾到一些便宜的。哪知道, 李悦压根不按常理出牌,一听说是武家人来了, 不管过年的规矩, 就叫人直接将人撵了出去,只气得武家兄弟几个回家之后指天大骂,恨不得跟李悦不共戴天。武家人觉得自己不可能一辈子待在闽越, 李治身体不算好,估计再过几年就要放权给太子,李弘是个心软的,回头走走门路, 在他那边吹吹风, 回头他们也就能回去了。到时候, 他们是太子的表兄弟, 还能比不上李悦这个跟太子很疏远的叔叔?大唐的藩王本来就是很容易抓住把柄的,回头一定要告李悦一个谋逆大罪。

    李悦可懒得理会武家人,流放到闽越的人多了, 就算许多人还是怀着有朝一日还能被赦免的心思,但是在这边也得认真生活。人都得做好两手准备,就算是想要投机,你自个也得努力才行,投机也不是躺着天上就能往上掉钱的,可以说, 想要更多的利益,其实就得冒更多的风险。武家什么也不想出,居然就妄想着一夜暴富,做梦也不是这样做的。

    对于李悦来说,武家就算是日后能权倾朝野,如今也不过就是跳梁小丑罢了!他其实如今关注的是其他事情。

    李悦的封地很大,有一部分地方是跟云南接壤的,之前武元庆和武元爽就是被流放到了桂林郡与云南接壤的地方。

    如今的云南,正是六诏分立的时候,六诏之中,蒙舍诏跟大唐最为亲近,永徽年间还曾遣人入朝称臣,不过,其他五诏之所以很多时候倾向于吐蕃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们的确民风彪悍,可是,正因为分裂的缘故,他们其实动员不了多少兵力,面对此时如日中天的吐蕃,他们根本难以还手,就算是投靠大唐,大唐往往也是鞭长莫及,说不定等到大唐反应过来,他们已经被吐蕃消灭了。这也是小国的悲哀所在,不想做墙头草也不行,甚至因为吐蕃更残暴,大唐好歹比较讲道理,他们只好更多地站在吐蕃那一方。

    六诏那边好东西其实也很是不少,不过那边生产力其实比较低下,就算是有什么好东西,往往也搞不出多少。像是那边有许多井盐矿,但是,他们生产能力不足,直接导致了六诏的百姓自个吃盐都不够,更别说往外出售了。因此,等到闽越的海盐流入六诏之后,几乎是立刻打垮了他们的井盐市场,那边也不费开采井盐的力气了,海盐哪怕只是经过初步的提炼,卖相也比他们煮出来的井盐强,最重要的是,价格是真的非常便宜,随便挖点药材,或者是弄点皮子,就能换取足够一家人吃一段时间的海盐。

    六诏那边在跟闽越做了一段时间生意之后发现,比起其他的买卖,居然是人口买卖更划算一些。六诏如今算不得国家,就是多年兼并之后形成的六个大型的部落联盟,六诏的首领其实就像是盟主,他们不可能什么都能做主,下面各个部族的首领也都是很有话语权的。闽越的好东西是真的很多,不光是各种日用品,他们还愿意向六诏出售铁器之类的商品,自家部族有了足够的铁器,不光是可以多开垦一些土地,多捕杀一些猎物,同样,也能组织起更大的力量,在附近的部落里头有更多的话语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部族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是愿意跟闽越加大交易的。可惜的是,他们的商品能被闽越那边的商人看得上的很少,反倒是他们出售的奴隶价格都不赖!

    没办法,闽越是真的缺人,境内只要是有了大唐户籍的,那么,就得遵从李悦定下来的规矩,矿上需要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每年都有死亡指标,要是死得太多,那么就要停业整顿,而且,还得给予足够的抚恤,其他行业也是一样,因为李悦自个那些产业的存在,在闽越境内树立了一个标杆,你若是给的太少,那些其实没有太多乡土观念的越人是不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