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弹簧钢(第1/3页)  我的奇妙动物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陈家军对于燧发枪的前期设计和研发早都已经完成。</p>

    可用的实验枪在两年前就造了出来,只是有一个难题难住了这种火枪的大规模制造和列装部队。</p>

    那就是弹簧钢。</p>

    燧发枪需要击锤敲击碎石点燃引火药,所以会有一个最低的敲击力度。</p>

    这个力度需要人为在射击前搬动击锤蓄力,射击的时候才能够扣动扳机,做到立即射击。</p>

    击锤的蓄力全靠弹簧钢,因此,优质的弹簧钢成为了燧发枪大规模制造的最后一道难题。</p>

    实验枪其实也能够击发,但是因为弹簧钢质量差,要么使用几次之后就会变形,要么就是蓄力效果差,击发成功率低。</p>

    按照陈逊传授的化学知识,工匠们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百次、千次的失败,算上前期的研发,三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一种堪用的弹簧钢配方。</p>

    这种弹簧钢能够正常使用五百次,在五百次以内,击发成功率达到了九成五,超过五百次,成功率会降低,但是也超过了八成。经过调节击锤角度,可以再次将击发成功率提升至九成,但使用超过七百次后,成功率会急剧降低,影响作战。</p>

    经过两年多的改进设计,枪匠们设计了一款可调节、能够方便拆卸的击锤,在击锤弹簧老化之后,可以在二十息时间内,更换为新的击锤。</p>

    这一下子就完全解决了燧发枪的击发成功率问题。</p>

    新式燧发枪,陈逊将其命名为广州造一式,因为他的制造地点在广州。</p>

    为了利用广州周边充沛的水力,陈逊将陈家庄的“重”工业都迁了过来,沿河建造了两里多长的各种水力工厂,使得军政府工业生产力爆发式的增长了十几倍。</p>

    临河的工厂不仅能给工厂提供水动力,还方便了原材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各方面的生产效率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p>

    截止目前,广州造一式的产能已经提升到了三百支每个月,产量也累积到了两百多支。</p>

    校场上的步兵们正在练习射击,现阶段主要是熟悉射击流程,还没有到训练射击准确度的时候,所以装药量只有正常装药量的十分之一,枪响声很小,弹丸飞出去二十几步就会掉在地上。</p>

    因为金属加工工艺的落后,虽然后装燧发枪能够制造出来,但是还无法保证后膛枪的气密性。以目前的工艺制造出来的后膛枪,火药爆炸时所产生的气体,会从后膛枪的尾部喷发出来烫伤使用者,减少发射药量也没用,气密性太差。</p>

    所以,广州造一式是前装滑膛燧发枪,枪口直径半寸(15毫米),正常战斗装药量一钱(148g)。</p>

    步兵们先将燧发枪竖立起来,然后从枪口处分别往枪管里倒入火药、垫片(防止弹丸和枪膛摩擦发生火星直接引燃发射药)和弹丸,然后用推弹杆捣紧。</p>

    之后再往燧发枪枪管尾部的火药池里倒入少量用于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