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广宗故人今犹在!(第1/3页)  风起黄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将军,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渡口!”

    张忠和宋夏去寻找过河的船只,不久后回来汇报到。

    渡口?杨皓轩皱起了眉头,之前漳河并没有渡口啊!

    “走,我们过去看看!”杨皓轩带着十几个亲卫骑马来到了渡口边。

    漳河渡口是审配在杨皓轩离开不久后为了方便来往的客商,带人建造的。

    渡口处停靠着十几艘小船,几个身穿麻衣的精壮汉子笑着在船头交谈着什么。

    老洪头坐在岸边,看着河岸边两个追逐打闹的孩子,满脸都是笑意。

    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家中的十几亩水稻刚收割完,交给了官府一部分,剩下的粮食也足够一家人熬过一个冬天了。

    老洪头的儿子进山砍柴了,儿媳妇在城中的精盐作坊里做工,小两口一天能挣二十个大钱嘞。

    老洪头这一辈子都在这条漳河里摆渡,现在因为年龄大了,家里的老伴担心,于是就上了岸,闲暇的时候就帮忙看看孩子。

    他现在虽然不再划船,但是每天太阳刚刚出来就准时来到渡口上,直到太阳落山才会回家。

    有人问他,你都不划船了,每天还来渡口干嘛?

    老洪头每次都会咧着嘴露出几颗为数不多的牙齿笑着说到:“老头子我答应杨县令嘞,等他回来我一定要亲手送他过河嘞!”

    这天老洪头和往常一样,用混浊的老眼看着河上的后生们送着过河的客人,老洪头不灵光的耳朵突然听到了一阵马蹄声。

    老洪头回头一看,一匹神俊的大马上坐着一个身穿白衣的俊俏少年,老洪头揉了揉眼睛,仔细的看了看,一张老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是杨县令,县令大人回来了!

    “吁~”一行人一拉缰绳,十几匹马停在了一个不打的渡口前。

    杨皓轩翻身下马,对着颤颤巍巍的朝自己迎了过来的老洪头笑了起来:“洪伯!”

    “哎!县令大人您回来了啊!”老洪头一直在笑,脸上的褶子更深了。

    “是啊!洪伯,我回来了,您老人家身体还好?”杨皓轩笑着问到。

    “好好好,送杨县令过河不是问题!”见杨皓轩待人还是一团和气,老洪头心里更加高兴了。

    他都忘了是哪个小王八蛋说杨县令去京城做官了,回来肯定不认这帮父老乡亲了,如果他想起来是谁说的这句话,他一定会照着这个小王八蛋的屁股狠狠的踢几脚。

    杨县令一直都是那个和善爱民的杨县令,怎么可能会变?虽然现在广宗县的审县令也不错,那也好不过杨县令啊!

    “那就有劳洪伯,再渡我过河了!”杨皓轩说到。

    “哎,好好好,狗娃,把你的船借给老头子用我一下,老头子要送杨县令过河!”老洪头的脸都笑成了一朵花。

    他最欣赏杨县令这一点,做什么事都通透,从来不婆婆妈妈的。

    渡口上的十几艘船都靠了岸,船上年轻的艄公都上了岸,恭敬的对着杨皓轩行礼:“见过杨大人!”

    看着一张张眼熟的笑脸,杨皓轩也觉得十分亲切,这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样。

    荀彧若有所思的看着满脸笑意的杨皓轩,他觉得杨皓轩此时的笑才是发自内心的笑,而不是在洛阳城中带着的那一副厚厚的伪装。

    荀彧第一次觉得自己看不透一个人,他不知道一个年少得志,能在朝堂上呵斥公卿的少年为什么可以和一个出身卑贱的老人聊的这么开心。

    “荀大人,上船了!”宋夏站在一艘船上朝着荀彧招手喊到。

    “哦,好!我马上就来!”荀彧快步走上了船。

    老洪头果真亲手送杨皓轩过了河,只是这次的船不是那么稳了,速度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