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0章:拥兵自重的董卓!(第1/3页)  风起黄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初春的洛阳城的街头有些空荡,少有行人来往,也没有什么摊贩。

    这月余来已经很少有摊贩了,人人都忙于耕种,几乎没有闲暇的时候。

    绵绵的春雨让人看不清远处的景色,使整个洛阳都模糊了起来。

    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

    “咳咳咳。”房间中处传来一阵咳嗽的声音,卢植披着一件毛皮俯身坐在桌案前写着行政兵徭一事。

    一阵冷风从堂上穿过,空气中还残留着冬天的一丝寒意,卢植的手按在嘴边咳嗽了几声。

    手中的笔没有握住,摔落在了一边,墨珠溅落在他的衣袍之上。

    卢植深喘了一口气,皱着眉头看向门外:“来人。”

    一个卫兵从门外走了进来,在卢植的面前拜下:“尚书大人。”

    “我问你。”卢植的声音有一些虚弱,伸手拿起了桌案上的笔:“外面,还在下雨吗?”

    卫兵的神色露出了一丝苦意,点了点头:“大人,还在下。”

    这雨根本没有要停的意思。

    “是吗?”卢植的目光垂下,落在桌案上不知道在想着什么,沉沉地摆了一下手。

    “我知道了,下去。”

    “是。”卫兵行礼退下。

    卢植一人独坐在堂中,握着手中的笔,笔尖有些微颤,迟迟没有落在竹简上。

    他放下了笔,抬起头来看向堂外,不知道对着谁问道:“苍生何罪,至以如此?”

    桌案上的竹简上赫然写着,青州黄巾军复起,鲜卑、乌桓寇幽冀二州,羌人再次兵临陈仓关,益州蛮夷**……

    卢植少时拜大儒马融为师,常有匡扶社稷,救济世人的志向,穷其一生追求文景盛世,如今已经是垂垂老矣。

    他是真的不明白,当真不明白,大汉这数十年的内乱,天下是死了多少人,汉家儿郎用几世之烈血得定这四方蛮夷,却又是这般非反即乱,叫人不得安生。

    他真不明白,这世人何罪之有,至以老天如此。

    卢植地眼睛发红,闭上了眼睛,却是一拳砸在桌案上,无力地坐在那。

    求个盛世,真的这么难么。

    厚德殿的阁楼上,刘宏背着手站在楼阁上,从这里能看到洛阳城中景致,若是往常,这雨景是很美的,刘宏定会高兴的做上几句诗赋,但是现在刘宏的样子看起来却有些疲倦。

    天下此起彼伏的叛乱,终于让刘宏从西园的享乐中走了出来。

    “校尉的候选名单已经拟定好了?”

    中常侍张让捧着帛书,恭敬的站在刘宏的身后,微微躬身小声回答到:“陛下,校尉的人选尽在帛书上!”

    刘宏转过身来,他的面色微微泛白,看起来精神有些欠佳,从张让的手中拿起了帛书,扫视着名单上的人选,右手手向着旁侧伸了过去

    一旁的小黄门蹇硕见到刘宏查看帛书伸手过来,将早已准备好的笔递了过去。

    刘宏接过笔,思索了片刻,便在帛书的留白侧,写下了七个人的名字。

    “就按这份名单办理!”

    “喏!”张让双手接过帛书,却发现帛书上,天子只写下了七个人的名字。

    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典军校尉:议郎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西园八校尉只选了七位,唯独最重要的上军校尉却没有选定人选。

    张让正待询问,刘宏却是已经开口定下了上军校尉的人选:“上军校尉就由蹇硕担任。”

    张让心中一颤,抬头看了一眼随侍着刘宏的蹇硕。

    蹇硕这段时间好像一直都跟随在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