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章 唇枪舌剑 陶急曹缓(第2/2页)  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蔡琰之言也是直接将陈登的迂回之策打破,唇亡齿寒的典故是取自春秋是虢国和虞国之事。

    两国国力不相上下,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抗衡更强大的晋国,一旦虢国被晋国所灭,虞国自然也就无力对抗晋国的攻击,此便是唇亡齿寒之理。

    可是如今曹操明显实力要胜于袁术,而袁术又强于陶谦。

    所以蔡琰将曹操比之强秦,将陶谦比之弱韩,即使韩国被其他国家灭掉对秦国的影响也不足为惧。而历史上反而是秦国先灭韩,再灭其他五国。

    陈登听了蔡琰的话,整个人的神色也不由紧张起来。

    毕竟秦国可是先灭韩国而后灭其他五国,若是按照蔡琰的说法,难不成曹操有意先吞徐州?

    此时蔡琰也起身轻笑着拱手表示曹操非秦国,陶谦也并非韩国,她这般比喻只是希望陈登明白,如今曹公势大,陶谦只有主动向曹操靠拢才能保证全境不被袁术侵犯。

    此时陈业也起身笑着拱手行礼,表示陈登表示联合陶谦共击袁术也不是不可,只是如今的情况是陶谦最为急切担忧袁术攻打自己,而曹公如今反而急着稳定兖州和豫州的局势,对于袁术的担忧并不是首位。

    ;陈校尉,如今情况,我若明言相告,便是陶急而曹缓。

    ;还望陈校尉回到下邳城后向陶公明言,我也会尽快向主公汇报此事。

    ;最后是否能够联合起来共击袁术,决定权不在你我手中,而是在主公和陶公手中!

    陈业最后的总结算是为此事定下了基调,今日陈登和蔡琰的舌战,最终以蔡琰胜利收场。

    而陈业也明确点出事情最后还是要曹操和陶谦拍板决定,希望陈登能够再明白情况后,好言劝说陶谦,让他明白当前的局势,做出最适当的选择。

    陈登闻言点点头拱手对陈业和蔡琰行礼,随后整个人反倒是轻松起来,似乎是有所感悟。

    随后陈登拜别王德,在赵云率领百骑的护送下离开相县直奔下邳而去。

    陈业在送走陈登之后,也拱手向蔡琰行礼致谢。

    ;若无蔡主簿,我等武夫就要束手就擒,今日有劳蔡主簿,此事我当禀明主公,请主公封赏蔡主簿!

    蔡琰见状受宠若惊,连忙伸手扶住拱手行礼的陈业。

    但是手伸到一半却又缩了回去,反倒是挪动身子避开了陈业的拱手大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