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章 槐树里的老头(第1/2页)  七杀阴阳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道衍手书。”手书,道衍老和尚亲手写的书信,有点类似于道衍和尚姚广孝的自传。书上说,姚广孝是长洲人,家族世代行医,普度众生。公元1348年(至正八年),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后来,姚广孝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期间一翻辛苦,禁言书中。

    一次姚广孝四处云游,到了四川省西充县一片山林,夜里找不到人家借宿,就依靠在一棵大下不知不觉睡着了。睡梦中姚广孝老是觉得有什么东西盯着他,姚广孝吓的猛然惊醒。居然看到一个身穿古装容貌猥琐的小老头在自己身上嗅来嗅去。姚广孝被吓了一跳,等看清自己面前是个小老头后,姚广孝松了一口气。那时候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建立大明,响马、元朝余孽四处作乱。要是碰上劫道的响马,说不定会坏了自己性命,不过还好是个小老头。姚广孝打量着这丑陋的小老头,方才松了一口气心想:想来这小老头是个无家可归的老乞丐,可怜他一大把年纪,却无家可归。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想到此处姚广孝从包袱里拿出一块饼,递给老头说:“老人家,快吃。”

    老头将饼接在手里看了一会,放在鼻子上闻了闻,就饼放在一边呵呵一笑:“呵呵,这凡人的食物我可是好久没有吃过了。”说完对着月光,张开嘴,一脸陶醉的样子。

    姚广孝看着这怪老头,心想,这老头莫不是个老疯子,脑筋已经错乱了?

    当姚广孝仔细看着老头对着月光吐纳,居然见到一股浊气从口中吐出,然后日月之精华被其吸入口中。不仅暗暗称奇。吐纳属气功中的炼气技法,这老头既然能吐纳于天地之间,吸自然之灵气。就算是自己的师傅,在吐纳方面的造诣上也没有达到这一步啊,这老头究竟是什么人?

    老头看了眼目瞪口呆姚广孝,嘿嘿笑道:“凡鬼谷吐纳术,行气以鼻内?(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内气有一,吐气有六。内气一者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稲,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无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气,稲以解极。”即认为吸取生气,吐出死气,即可长生不死。姚广孝你可明白?”

    “我从始自终都没有告诉老头我的名字,这老头是怎么知道的。”姚广孝天生聪颖,听到老头名字大吃一惊,知道这老头绝非凡人,当场给老头跪下磕了两个头:“请前辈收我为徒。晚辈必定对你把你当亲身父亲看待!”

    也不怪姚广孝要着急拜师,实在是应试教育害人太深。姚广孝,饱读诗书之人。可谓博古通今。传说,“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闲游到一座石桥,在石桥上遇到一个老人,一而再再而三将楔子丢落桥下,张良总是耐心的到桥下捡起鞋子给老人穿上。老人深受感动,送兵书十三卷给张良。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张良特别高兴.后来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

    “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

    又比如汉末著名“黄巾之乱”的始作俑者“天公将军”张角。张角进山采药,在山里遇见了一个老人,那位老人说来长得也是奇怪,青绿色的眼睛,还有着像儿童一样的容貌,手上握着藜杖,一见到张角就把他叫到一个山洞中。老人自称南华老仙,传下三卷天书。张角拿到这太平要术后,无时不刻不在专研,可以说是通宵达旦的在学习这本书,不久后就学会了,还会呼风唤雨,自称为“天公将军”。掀起了汉末浩浩荡荡的黄巾之乱!

    姚广孝何是等聪明,书读的多了,知道的也多,经过察言观色,见老人绝非凡人,如今又正值乱世,说不定真是老天赐给自己的好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