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6、筑基十二(第1/4页)  借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琅嬛周天修真之道, 乃是依从阴阳五行道祖,自旧日宇宙携来,一脉相承的悠久道统。炼气、筑基、金丹、元婴、洞天、道祖这六大境界, 历经千万劫数,也没有什么更易。每一境界的变化,早被众真摸透,亦是写到了典籍之中。虽然在旁人看来,阮慈只是一名器修,但这些修仙界的常识,天录却也说了不少给她听,她亦是从第五苍的生魂中到了不少知识。知道这玉池宽阔如湖也还罢了,在盛宗不算非常罕见,但这道基十二层, 却是实在闻所未闻, 不论是天录还是第五苍,都没听说过有谁的道基超出九层。

    第五苍也就罢了,天录却是极为博学,不论是上清门中大小事务,还是琅嬛周天的奇谈怪事, 都是侃侃而谈, 仿佛把一整座藏书阁都吞入腹中一般。他都不知道, 那恐怕便是真没有了,按阮慈想来, 应当也不会有甚么修士敢把自己的道基铸到九层之上。要知道, 筑基九层本就十分艰难,没有特殊的因缘几乎不能成功,比如说第五苍, 身为盛宗弟子,又受老祖看重,在筑基时所赐外药品质一流,但即使如此,冥冥中还是少了一点什么,便触碰不到第九层的边缘,最终只能止步于八层高台。

    听天录说起,这铸就九层道基的修真弟子,也不是每个都能修行到金丹期的,这便和玉池大小是一个道理,筑基时所铸就的道基,乃是虚影,修士要凝气为炁,一点一点把高台铺满,化虚为实,元神登临其上,承接天地玉露,将气炁凝化精纯,凝练为丹,这便是从筑基期突破到金丹期的关口。而高台每增一层,所需气炁并不相同,尤其是第七层、第八层、第九层,这三层,每上一层楼,气炁便至少是前头所有阶层之和,甚至还要更多。便是修士本人都不能清楚知道数目,只能不断修炼,直到高台贮满,才算是道基圆满。

    对后三层修士来说,所需气炁之量如此庞大,但灵气也并非是无穷无尽,而且修士不可能光靠灵气吸纳转化,在这个阶段,若不想被同龄人抛下,总是许多外药补益,否则那些筑基六层、七层的修士都凝结金丹了,八层、九层

    修士还在筑基期中,那么到了金丹期,慢人一步,说不得就要处处受制。

    也是因此,台高虽好,筑基九层,听说在元婴晋升洞天时,更是有意想不到的好处,但那些小宗弟子,便是天资到了,也不是个个都有勇气一试,若是筑基层数太高,宗门资源供应不上,便要在筑基期中白白困上许多年,耽误功行不说,在晋升金丹、元婴时,九层弟子别有障碍,如无前辈指点,亦很容易身死道消。

    该怎么铸就九层高台,天录说不清楚,但倒是很肯定一点,那便是如果心中怀有一丝疑虑、一丝怯懦,便绝对登临不了九层。阮慈也很理解那些谨慎老成的弟子,若她有得选择,也绝不会铸就九层,八层不好吗?一样能被人高看一眼,至于说元婴成就洞天,这连谢燕还都不曾做到,她是没想过自己能达成的。

    思绪及此,发间东华剑所化玉簪突然轻轻跳动,似在传递不满,阮慈不禁微微愕然,她得剑十多年,之前只是炼化得大小如意,但却并不能感觉剑身情绪,不料一入筑基期中,和东华剑的勾连竟是也随之加深了不少。

    她将玉簪拔下,心念转动,将东华剑化成了一柄长剑,试着往外拔了拔,却还是无法抽出剑身,只得作罢。按天录所说,筑基期修士几乎是不可能拔剑出鞘的,在筑基期,弟子主要御使的还是灵气,而非灵炁,灵气不够精纯,连激活东华剑自有禁制可能都无法做到。便是谢燕还,王盼盼偶然也提到过,她也是在金丹期才能拔剑出鞘,不过亦很少用它来对敌,她自身的修为在同阶修士中,本就难逢对手,又是上清门首徒,所到之处,众人无不让出一头地,也没什么对手值得她要动用东华剑。

    这番尝试不成,阮慈随手找了根簪子插入发间,心念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