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瑞(一)(第2/4页)  大明小状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送银子、托关系等旁门左道获取成绩;亦有一些教习为了巴结上司,极尽献媚之能事。”

    “发现这些现象后,我下决心大力整顿南平县的学风!”

    “那是我第一次决定在地方上做些什么,做出些改变,可能就如同你现在的心情一般,不过我那时都已经四十多岁,过了不惑。”

    吕渭纶想想也是,海瑞是从一个县里的教谕做起,那是一个很小的官,而自己的起点却是正三品的刑部侍郎,这实在有很大的差别。

    不过,这个时候,他打断了海瑞,问他借了几张纸来,准备做些笔记。

    虽说海瑞是在管一个县的教育工作,自己管的是南京国子监,这个国家性质的大学堂,但他还是觉得海瑞的经历有他可以学习的地方。

    ……

    “经过一番调查后,我参考了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时制定的《学规》,及朱熹的学生后来在传贻书院中所实施的规章制度,为县学制定了《教约》。《教约》一共有十六项内容,整个县学无论是教习还是学子必须遵照执行。”

    “首先就是那些教习和助教,必须要以严师自处,对未尽职的教习,轻则训斥,重则移出县学,决不姑息!”

    “我在南平当教谕,前后共四年多的时间,最终的成果也还算不错。在这期间我也意识到地方教学的重要性,身任教育之职,就负有替圣人传道授业的责任。”

    “而要完成这个重任,如果没有良好的学风,则一切都是空话。”

    “我在《规士文》中对年轻学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们不要“恃其才学,藐视师长”;不要“小不忍而动大怒”,更不能因一些小事便聚众闹事;要尊重父母、师长,要懂得礼义廉耻,道德的建立才是成长的基本条件。”

    ……

    吕渭纶听了这些,手一直都没有停下来,在纸上用毛笔“唰唰唰”的记下,海瑞的这些经历全部都是实践经验之谈,他完全可以借鉴到国子监之中。

    “你是南京国子监的祭酒,不需要畏手畏脚的,虽然你没有权利管辖其他地方的学子,但这整个南京国子监,都归你管,你可尽情施展。”

    “我国家群士黉宫,导之师儒,优之廪禄,复其身及其宗族,待之不为不厚矣。至求士之可以润泽生民,还报天子者,则鲜其人焉。何上之人意在得贤,而士之所希在荣利也?”

    吕渭纶听了后,回道,“先生是说……让我引导那些学子的人生方向,他们在国子监中学习,是为大明,是为大明的百姓,不是让他们去利用权力,徇私舞弊,朋比为奸。”

    海瑞点了点头,情绪有些激动,“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负天地生人之义,孤朝廷作养之恩。非生员也!”

    他是说那些只为一己私利而学习,把学到的知识用在欺骗朝廷、侵凌百姓上,既有悖天地良心,又辜负了朝廷的一片苦心,那不配成为大明的生员!

    海瑞这是告诉吕渭纶,让他在重视学风学纪的同时,还更要强调引领学子们的价值观,告诉他们学习不能只为了荣和利!

    这就是一个尽职尽责,无愧于心老教师的经验之谈!

    ……

    “我曾经在学堂上发问,今之从事于学,有以圣贤自许者乎?而决状元、进士于科第者,人恒壮之。此学奚自而来哉?”

    这其实就是问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我问了,可很多人答不出来。”

    “之后,我说出了我的见解。”

    “学求以复其良而已,操心治心,此不师而师之严切者。”

    吕渭纶将这句话抄写了下来,这就是海瑞认为的学习的真正意义,即读书学习最重要的是修养自己的德性,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和人格;而不是只懂得念一些经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