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第044章(第1/3页)  回档197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叶安国的婚事敲定下来后, 家里继续每天拉泥攒土坯。

    眼看着土坯攒得差不多了,叶老二请上老金,让老金在旁指挥, 在新宅基地上盖了两间房。

    老金本事多, 什么东西都会两样。

    不仅帮叶家盖起了房,也帮着砌了灶台。

    得了人家的帮助, 自然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人吃饭。

    等房子盖好后, 便又慢慢往里头置办东西, 当然都是些生活必须品, 睡觉用的床, 吃饭用的大锅、锅铲、饭勺和水缸,以及碗筷饭盆这些。

    眼见着新房一点点拾掇起来了,苏华荣比谁都高兴, 每天都要过去看好几趟。

    别的不盼, 就盼赶紧把儿媳妇娶回来, 再抱上个大孙子。

    ************

    苏瓷年后开学就升了初一。

    他们村里自然没有初中,都是跑到公社的福园中学去上学。

    开学的日子,她和李秋玲一起去学校。

    李秋玲分外的激动,走路全都是带小跑的, 巴不得赶紧到教室里坐下来,吸一口新课本的香气。

    如果换成是原主, 大概会和李秋玲一样激动。

    因为这对于她们来说,都是非常难争取到的机会,所以便会格外珍惜和开心。

    苏瓷当然没多激动, 要不是想混个文凭, 以及不辜负安老师的期望, 她都不打算读的。

    总之她只要混过古玩界沉寂的这几年, 等国内的古董市场慢慢复苏起来,她就能靠手里的宝贝过上富到流金子的日子。

    初中生活对于苏瓷来说,没什么特别新鲜的。

    只不过是换了个小破学校,身边又换了一波小屁孩子,剩下的依旧是半天课程,半天劳动的日常生活。

    但因为到了公社里上学,没了安老师这样的老师,她下午的半天是不能逃了。

    每天都跟班级里的同学一起,上午上课听报告,下午抄起镢头镰刀锄头或者铁锨,去地里干活。

    李秋玲因为家里穷,没有在学校住宿。

    苏瓷为了陪着她,也就每天早上傍晚一起来回跑,只中午在学校吃一顿。

    吃一顿饭,就交每天一顿的粮。

    背粮食到学校换饭票,每天中午拿饭票吃饭。

    上初中有个好的地方是,她们和吴巧艳不再是同班,以后不用再看她的脸。

    而且吴巧艳住校,每周只回家一次,上学放学的路上也看不见她。

    第一周在熟悉环境中平平常常地过去。

    这种日常对于苏瓷来说算是休息,于是周末的时候她没闲着,挑上自己的扁担货郎,找地方继续走街串巷赚钱去。

    在这个时代环境下,遇到秦老爷子那样想要修复元青花,还有他的朋友想要补紫砂壶,毕竟都是极少数的,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只能干粗活赚点小钱。

    积小成多,先把市场开放前的这几年熬过去再说。

    到了八十年代,大概就不需要再受这样的束缚了,就可以放开胆子干大事了。

    一整个上午走下来,赚了几毛钱。

    苏瓷中午找地方休息,随意啃了个馒头,下午又继续去街巷里吆喝。

    但下午运气不太好,在她修完一个碗从一户人家出来的时候,忽看到几个肩上戴着红袖章的人,看到她指手就喊:“就是他,快给我抓住他!”

    苏瓷反应倒是快,担着扁担撒腿就跑。

    干锔瓷这么长时间,她每次都把头蒙起来,担心的无非就是这个事。

    她钻进巷子里七弯八拐地跑,三个男人在后头追。

    苏瓷攒满劲加快步子,想要甩开他们,结果三个人越追越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