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优秀女职工 22(第1/3页)  生命的继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建英哪里忍得住不来?这回住在城里她来着更方便, 常来就不是客了,周末葛云带着孙子孙女去鸡场, 家里就扔给朱建英和冰兰,冰兰看婆婆就是守着两孩子,那就看着!她该干啥干啥,她上着函授班,偶尔要去打个卯,两个孩子吃饱了三两小时是不会饿。家里就扔给朱建英,吃喝上也不讲究。

    带菜来就吃菜, 带面来就吃饺子。承包到户有点好处, 郭家每年粮食下来郭星辉都送一些过来。反而粮本上的粮食都没空买, 徐婶家不够了就从这边买。

    朱建英对媳妇还继续函授背地跟儿子唠叨:“咋还学啥?不是都当了干部了吗?”

    “她去的处室不是她学的专业, 不学早晚要被放下去”

    “可不能再当工人了!”朱建英一听马上道,她家除了儿子都是干部了, 这名声多好?要是媳妇去当工人她的脸也不好, 这事得支持!

    郭星辉笑,现在他已经学会了怎么应对他妈了,看着两孩子,想想每月那点工资, 自己孩子都要养不起了。

    “我想自己干, 你同意不?”郭星辉问冰兰。

    “嗯,可以, 那样还自由!上次拉货你也知道了,要想赚钱还得自己干”

    “这批房子还是没有我的份, 走后门的就占了一半,下一批还不知道啥时候。我不想等了,倒不如像大哥一样弄块地方自己建房。车我想买一辆车队报废下来的, 整体大修一下跟新的也差不多,能省下一半钱。就是油不好弄,国家管制,这个麻烦点,需要弄到油票”

    原来是因为房子,“油对你来说有问题吗?”

    “没问题,就是买车修车需要一笔钱,家里的钱不够”

    “大哥那里有,到时候你帮他多拉点他要的东西就行,玉米、豆粕骨粉,蛤蜊粉都要。想好了要拉啥?”

    “要拉的多的是,车站港口货场,有的是等着用车的。拉脚不如自己做赚得多,但需要本钱很多。我想趁着夏天去一趟内蒙,天凉了去南方,听说那边弄了不少厂子,都是咱们这边紧缺的物资。”

    “你算一下需要多少钱?去内蒙了粮食我给你准备,你最好直接运去面粉,牧民们更喜欢面食,而不是大米。”

    “我算了一下,一万二足够”

    男人想干事冰兰不阻拦,养家糊口就应该是他的事。钱很快给他准备出来,一万五,有备无患,连同五吨的面粉。两人都没跟家里说,说了肯定不会同意。

    冰兰在两个宝宝八个月时提交了一份减少纱线断头改革措施,引起纱线断头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出若干条,人为因素环境因素都好改变,但设备上的硬伤却不能改。

    冰兰提出来的技改措施是针对设备整体的改善,提升设备的稳定性能。

    冰兰这次没忘了程序问题,首先递交给了处长和副处长。两位处长对提案当然感兴趣,这是纺织界的难题,谁能攻克?

    “老秦,你怎么看?”两人看完后,宋处长问。

    “我觉得说了等于没说,这根本办不到的事。她说轴承增强耐磨,减少磨损,这个谁都知道,日本轴承多少钱?一个好几百,德国的更用不起,翻一番还多,国产的才多少?几十块钱罢了!你说怎么选?如果可以用德国的我们还用日本的和国内的干啥?

    电机减速机都知道日本的比国内的耐用,可价钱呢?除非她能用国内价钱买到德国货!零部件更别说了,都用进口的现实吗?”秦学智将那份文件扔到桌子上。

    “我觉得小林应该知道这些,倒不如问问她是怎么想的?”宋建平没一下子否定,而是将冰兰叫去问。

    “你的提案我们都看了,经费的问题不知道你考虑了没有?你知道国外的特种钢材一直是技术秘密,以我们目前国内钢材质量是造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