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月色(第1/4页)  [清]娘娘负责躺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秋日晚间的风,像是一杯冰沙一样,带着令人爽快的凉意。

    此时各院都已经熄了灯烛。

    朝廷连年征战,宫里提倡节俭,入夜各道路上要比从前少一半的灯,各王府自然也照办。

    此时只有各回廊下、路口处才挂着两盏不甚明亮的灯笼,王府烛火少,就越发显得月色清幽。

    宋嘉书抬头:月色是很美,这古代没有光污染,也没有彻夜不灭的大灯,月色的皎洁便银沙一样流淌下来。

    她看着月光流动在银红色的衣裳上,银辉熠熠,不由欣赏道:真是件好衣裳。

    这件衣服的前因后果宋嘉书不知道,她只是单纯的想起李侧福晋的绿衣服和青脸,下意识要避开绿色系。

    至于四爷觉得她难得穿明丽的衣裳,却还落落大方,对她来说就更自然了。

    别说这种保守的哪里都不漏,不过是偏红点的衣裳,作为一个现代姑娘,露胳膊露腿露背她都很自然。

    至于这颜色,别说穿了,她头发上都染过,所以自然落落大方,没有一点局促。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大约是月色太好,四爷忽然说起了诗句。他似乎也没有指望旁边的格格能应答他,只是随口道:“皇阿玛重视汉学,上书房不单讲解书经史册,连汉人的诗句也一并教着。”

    万里浮云,万里江山。

    宋嘉书想,就算是万里江山,眼前这位未来皇帝的一生,也确实像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一弯。

    或许人随口所的话,便是一世的隐喻,人却不自知。

    这大概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宋嘉书陷入了对‘宿命’这个哲学问题的思考。

    四爷的话把她从哲学的海洋里拎出来。

    “说来,虽然皇阿玛叫师傅教导,但我们兄弟里面倒是没几个素日爱作诗的,不过都是年节下皇阿玛吩咐了,就对景堆砌些典故浮词罢了。”四爷感慨,如何比得上这种绝句。

    宋嘉书心道:这点你放心,你们整个大清的诗,未来都由你儿子补齐了。

    弘历同学一个人写了四万多首呢,父债子偿,四爷你不爱写就不写。

    她略微垂首胡思

    乱想,忽然前面四爷的脚步就顿住,转过头来低头认真看着她,带了点笑意:“瞧你案上也有几本书,你喜欢算数,那读不读诗?”

    读不读诗?

    四爷的语气带了一点羽毛一样的浮动。

    诗词,宋嘉书读过的不少,起码九年制义务教育撑着,月的名句又多而且多,总是能来上七八句的。

    四爷是想跟她走走心,谈谈诗词歌赋吗?

    此情此景,月色美人,大约四爷真的会动心。在此年侧福晋有身孕,李侧福晋失宠的时候,多好的机会啊。

    宋嘉书也看到了四爷那一眼的惊艳。况且一个男人白天被亲娘伤了,晚上又被爱妾气着,正是最软弱最容易动情的时候。

    此时月色撩人,他低下头,两人四目相对。

    哪怕宋嘉书对恋爱不是精通,也知道,不会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宋嘉书却只是微笑,面对他低下的眉眼轻轻摇头:“妾身不懂诗词。”

    这样好的月色和四爷眼中微醺的酒意,都没有改变她的理智:说到底,她要四爷片刻的动心做什么?有怀着身孕的年氏在侧,旧爱尚且不敌,何况旧日不爱。

    如今这府里就够乱了,外头的朝局也够乱了。

    她不能搅进来,她要苟到最后。

    四爷转过头,显然有些遗憾,宋嘉书都能读出他的微表情:要是年氏在这里就好了。

    她也听说过,年侧福晋文墨皆通,诗词歌赋俱佳,一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