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3、第六十三章 真假贡使(第1/3页)  科举文里做考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宋的?海运贸易之发?达, 别?说前面几?代,就连后来的?明清两代都远远不及。

    哪怕大明有郑和下西洋,可那是?为了?扬国威和特殊目的?, 而不是?真正的?商业活动。

    唯有在宋代,连赵构都曾下令沿海港口城市开放经?商, 就因为海贸获利之重,远胜于其他。再加上当时几?次金兵南下进攻,都是?败在了?水军上,赵构甚至吓得一度逃亡海上避难,可见当时的?造船术, 已经?足以支撑近海的?长途航行?。

    当时的?临安城中?,已经?可以买到南洋和东洋来的?各种货物,杜十娘帮辛家?掌管商行?时,自然没少接触这些东西, 因此?当方靖远开出的?单子里列明不少东洋货时,她早早就让人备下, 离开临安时, 就已一并带走。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先混上了?一条北上的?商船,然后半道换了?一次船, 在海州和负责接应的?人会合之后换上新船, 进入金国范围,才正式换上了?“瀛洲贡使”的?旗号。

    这一路上的?各种辛苦和花费的?银钱自是?不可计数, 方靖远在武学晒太阳都没晒黑的?皮肤,总算买到合适的?草药洗染得发?黄发?暗,再修了?个惨不忍睹的?眉型后,保持眯眯眼半睁不睁的?模样, 总算拉低了?颜值,不再似从前那般引人注目。

    岳璃女扮男装已是?轻车熟路,方靖远还?弄了?套夜行?衣给她,让她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不管谁问都不开口,保持所谓“忍者”的?沉默。

    翰林院里原本就有记录历年番邦各国来朝贡的?时间和使者记录,方靖远在出发?前特地抄录了?一份,基本上按照上面的?记录增增减减,就算是?有点出入,金国负责接待外使的?人也未必能发?现问题。

    只因哪怕汴京沦陷,大宋偏安江南,东洋和南洋诸国,依然朝贡的?是?大宋,而非金国。

    这也是?方靖远敢冒充使节前去?燕京的?原因之一,其次则是?他虽然历史学得不怎么样,但日本的?平治之乱还?是?晓得一点的?,在翰林院查资料时一看,这几?年的?日本

    居然也跟南宋差不多,父子天?皇,战乱频繁,内讧使皇族的?势力逐渐削弱,武士崛起,各地将军府已经?开始脱离皇室控制。

    这种时候,别?说他们未必派的?出使臣,就算真的?派出来了?,他给赵昚留下的?信里也写了?,务必要留下东洋使臣,让他们编也要编出个前去?燕京进贡的?瀛洲使节团来。

    有了?真使节的?认证,那到时候他这个假的?也可以变成真的?。等救出人来,离开燕京后,金国再想找这个虚无缥缈的?瀛洲就难了?。

    “之所以要你?们记住这些染料的?配方,就是?因为,颜色,光线,速度,是?构成视觉成像最重要的?三元素。”

    方靖远毫不藏私地向木叶离(岳璃)和木叶良子(杜十娘)传授“遁术”精要,之前的?示范让岳璃一直怀疑他是?跟临安城的?幻术师学的?幻术,可连杜十娘之前都没见过如此?神奇的?幻术。

    结果等她们也换上自己亲手染制的?“变色衣”,装备上折射光线的?棱镜,按照他的?指点去?学习遁术时,才发?现真的?走进科学后,幻术和障眼法也不过如此?。

    岳璃的?武功底子好?,所谓一通百通,学起来比方靖远研究的?还?快,而杜十娘也有舞蹈和柔术的?底子,进步也出乎意料的?快,学到最后,水平最差的?一个反倒成了?方靖远自己。

    这就很尴尬了?,于是?他决定去?钓条大鱼来做个鱼脍尝个鲜。

    如今的?海洋污染还?不存在,若能钓到大鱼,凭借岳璃的?刀工切出来的?鱼片一定十分美味。

    岳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