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怀璧其罪(第1/2页)  我在大诸朝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 第五十六章 怀璧其罪

    云空道:“那檀余贼道当时说的很明白,他们已经投靠了灵鹫阁的寻机处,这幕后黑手,自然就是灵鹫阁了。”云空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一事,檀余既然已经自己将幕后的老板说了出来,为什么我当时说要将这些事推给玄宗密门的时候他竟然顺水推舟,没有说破?难道他真的是脑子不大好使,自己说过的话一会儿就随风忘了吗?

    我道:“云空大师,这伙贼人虽然一时退走,但走的蹊跷,说不定另有奸计,无论如何,大师一定要多加小心。”云空道:“王施主说的对,这世上有很多贪心之人,觊觎别人的财物,但如果没有这件东西,他这坏心思也就不会动了。”我道:“是,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是如此。”云空奇怪道:“却不知什么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我这才想起这世界中并无‘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典故,于是解释道:“这话意思是说,一个人原本平安无事,但因为自己有一件宝物而招致祸端。”这成语的意思是引申而来,其实原来的典故是,春秋时期的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欲得之,虞叔未与。其后,虞叔为此而悔,言道:“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把宝玉献给虞公。哪知,虞公又来索要虞叔的宝剑,虞叔叹道:“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如此贪得无厌,必将给我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发兵攻打虞公。虞公仓皇逃到共池。这典故中原本是虞公得到宝玉后仍不知满足,最终因贪得无厌引来灾祸,后世引申为怀玉之人招致祸端。

    云空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说到这里,老衲有一个不情之请。”我道:“大师但说无妨,只要力所能及,我们必当遵从。”云空道:“唉。出家人四大皆空,却无端卷入世俗是非争斗当中。说起来,老衲是想置身事外,得享清净,只是王施主,唉,说不得只好请王施主来做一做这个怀璧之人。”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怀璧之人?”云空道:“正是。这也是云隐师兄的意思。”我随口道:“云隐大师什么意思?”云空道:“云隐师兄说,他阅尽世间众生之相,其他不敢妄言,但识人断性从不会错。他说王施主是异世奇人,一身浩然正气,是可托之人......”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我一听云空拍起我马屁来了,感觉有点不妙,但又觉得云隐说的十分不错,不由有点飘飘然。待听到“是可托之人”几个字时,吓了一跳,问道:“云空大师,有话直言即可,不用给在下戴高帽。”云空道:“王施主不要误会,老衲说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云隐师兄说,‘地藏诀’干系重大,说不定会给本门带来灭顶之灾,于是托付老衲,将‘地藏诀’交由王施主保管。”

    我大为惊讶,听他们言谈,这“地藏诀”明明是人人都欲得之的至宝,昨夜檀余以性命相胁,他都未曾将之交出,现在竟然要交给我这个素昧平生的外人?我忙猛摆双手,道:“不可,不可!正所谓无功不受禄,这‘地藏诀’在下无德据之,大师还是另请高明,送给其他人吧!”

    云空道:“阿弥陀佛!王施主果然异于常人!若是旁人,只怕早就大喜若狂了,王施主竟然辞而不受,令人敬佩,老衲佩服,佩服啊。”我对武学神功向来不感兴趣,宝藏云云更是虚无缥缈,一本破书,我要来何用?我道:“这种经书,在下已经有很多本了,比如《大品般若经》、《阿弥陀经》、《维摩诘所说经》、《金刚经》等,这些经书我都还没研究明白,所以对此不大感冒,还请云空大师赎罪则个。”

    云空急道:“王施主,这‘地藏诀’交由你保管,并不是赠宝于你,归根到底王施主你是做了那怀璧之人,是助我寺渡过一劫啊!”一时急的面红耳赤。

    这“地藏诀”虽然旁人欲得之而后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