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用间(第2/3页)  筑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翰离不则顿足涿州,除了威胁真定、中山、河间意外。他的多数精力还是放在对燕京的攻守、控制上,此外就是忙着和押运钱粮入燕京的海州水师斗智斗法。

    大宋朝堂还在讨论主战还是主和的问题。安宁也要忙着编练新军,押运钱粮支援真定和太原。眼看战事缓和下来,两朝的奸细们却更加忙碌起来。

    金兀术坐镇平州,新建了一个主管大金国的军略参谋,以及南北谍报诸事。

    谍战,古已有之。大宋此前主持这些事的是皇城司,主要任务是探查军中的情报,

    监督禁军纪律,监视内外大臣活,刺探百姓向,负责汴京及周边地区。

    此外延边的地方州府设有“安抚司”,主要掌管地方军情。但是他们也进行间谍招募、选派、策反等人物。安抚司有先行缉捕、处置敌方间谍,然后再上报朝廷的权力。

    安宁的乾贞记,就是海州安抚司的变异。自然,它的谍报能力也冠甲哪个时代。金兀术就从不相信,身在上京的高子羽和他的狗屁师尊的书信往来,就是为了讨论钱粮账目!

    根据金兀术的情报测算,海州物产之发达,从来就不是高子羽修建几座宫殿就能靡费丝毫的。那点东西,他们乾贞记的北方大掌柜柴进就能销账。

    但是金兀术用尽心机也没能查出那些书信中的奥妙。不说安宁师徒间用碘水书写,需要显影的“私房话”,甚至连写给赵佶的密语他都破解不开。

    其实大宋早已有了密码技术,被称为“字验”,乃是昔日符彦卿首创。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就是找来一首五言律诗,每项对应一个字做暗号,四十个字就对应四十项军中行。

    当时把军中行约定为四十项,如请弓、请刀、请甲、请马、请草料、请进军、贼多、被贼围、战不胜等等。

    比如《春望》,如果用“家书抵万金”的“金”字表示“贼多”,前线将官就派遣密碟时,就要在“金”字上做一特殊标记。

    后方收到后,根据密码本核对,便知道了敌人特别多的信息。所以,在战争频繁是,也许你无意间中读到的一首五言律诗,却极有可能是一份重要的军事情报。

    安宁的进步是每组用四个数字代表一个字,这就把密信传递的字数扩大到两三千字的范围,可以更加精确地传递各种可靠消息。

    金兀术不懂这些技术,更加无法破译它,但也不至于就毫无办法。他的办法就是定时放出一些消息,然后观察这些消息在大宋的反应周期。

    再仔细掐死高子羽与安兆铭师徒的通信时间,去掉必要的通行应对时间,两下对比?结果很失望,毫无规律可言。

    也就是说,高子羽和安兆铭师徒间的通信,真的就是在聊家常?

    但这绝无可能!金兀术当然不知道,无论

    他怎么做测试,在大规模行真正实施前,真正的实务还是要经过上京朝会的讨论。而上京的朝堂大殿,如今却被监控中。

    更何况,高子羽那么明显的目标,又怎么可能去具体负责谍报工作?高子羽的任务却是交好上京权贵,以此干扰、甚至改变金国的朝堂决策!

    高子羽写给安宁的书信内容,大多也是一些趋势的判断上,以及对趋势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描述,从而协助师尊做出更正确的判断。

    真正负责乾贞记在上京谍报工作的人,却是李寅,也就是从明教改行做道士,然后在辽东当了和尚的李老僧。他就躲在高子羽巨大身影的背后,把各种谍报信息向外传递。

    他走的路程也不是太行山或者河间府,而是从上京东到辽阳后,就走水路直驱登州。这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