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4章 端倪(第2/3页)  晚清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闫季方嘴上应了,心里却打定主意,不说全军换吧,这大小将领得有,对了,还有破虏军的战旗!

    关内,直隶州通州,一群人也愁眉不展,他们便是原直隶总督李鸿章留在此地的兵马和部分幕僚,可以说,李鸿章突然被留在西安,失去直隶总督的职位,让他们措手不及。

    虽说李鸿章有书信来,说将他们托付给丰郡王载津,可上谕也很快抵达,荣禄署理直隶总督,名义上已经成为他们的顶头上司,而载津出关后消息不明,不过都不是傻子,这丰郡王失势是显而易见的,为何这样,弄不清楚,他们也懒得去弄清楚。

    新任直隶总督荣禄倒也没为难他们,仍旧让他们以通州为大本营,守卫着香河、武清、东安、永清一线,只要破虏军不动,他们也就不动。

    事情随着俄军从喜峰口入关变得微妙起来,那喜峰口是八旗禁军驻守,俄军从此入关夹击山海关,当然不是荣禄做的事,如此看来,八旗禁军在荣禄和载津手里已经分成两股,丰郡王这是要做什么呢?

    从李爵爷的书信和载津的举动上看,袁世凯认为载津是想和露国人联手,打通山海关,迫使天津贼兵放弃此地后撤,若能成,丰郡王必将重新得到皇上和太后的信任。

    而宋庆不这么认为,那正兴帝可是丰郡王的亲侄子,载津又不是狗肉郡王,皇上和太后让荣禄来接管京城,实在太怪异了。

    叶志超可不管这些,他知道,夹在荣禄和载津之间,不是好事,如今露国人入关夹击山海关,一旦引发破虏军全线反攻,他们这些人可是首当其冲,死守,得利的是荣禄,不守,往哪去?

    叶志超的担心当然也是众人的担心,若是载津,他们多少还安心些,丰郡王再怎么,也不会看着不管,可荣禄就说不准了……,光从露国兵马出动,荣禄发来文书,要他们谨守这一点就已经看出端倪,他是不会趁机配合露国人收复天津的。

    作为留在此地,李鸿章的重要幕僚兼女婿张佩纶面带忧虑,他想得更多,虽然李鸿章的书信没有明说,不过他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些事,岳父被扒拉到一边,和载津定有干系的,因此,这几位统制说了半天都没说在点子上,去说什么载津、露国,他们怎就不想想,从香河到霸州,顶着六镇兵马的名头,那可是比载津三旗多多了,他要是荣禄,恐怕不是防着载津,而是防着这屋子里的人!

    荣禄让他们谨守不出兵天津,其实是看这几人有没有跟载津勾结,一旦露国人败了,荣禄十有八九让他们顶在这里,和破虏军拼,拼光了拉倒,或许还会让他们收京城,总之,张佩纶觉着荣禄署理直隶总督一职,目的就是让载津和这几镇兵马彻底消亡,很显然,屋里这几人不可能对朝廷有什么致命威胁,那荣禄这么做的原因就只有一个,太后、皇上和整个大清朝廷,要载津死!

    想到这些,张佩纶便一身冷汗,他猜测的是载津刺杀了光绪!唯有这个,才能解释朝廷的做法,和荣禄来的意图。

    可张佩纶不敢和这些人说,说了就捅破天了,岳父的心思他能猜到一二,尽忠吧,装作糊涂,尽可能帮载津守住大清国这残破的江山,守不住就算了,而荣禄,显然岳父是不在意的。

    刘盛休见他一直不吭声,出言问道:“幼樵先生怎么看?”

    众人闻言停止讨论,都看着张佩纶,他们一开始并不是忽视他的存在,而是觉得兵事张佩纶说不上话,不过商议不得要领,听听李爵爷女婿的话也是好的。

    张佩纶轻咳了一声,缓缓道:“此番露国兵马入关,荣大人要我等谨守,那定然是朝廷并未与露国有什么条约,想必是丰郡王所为……”

    一句话便点透了要旨,几人一听,着啊,是这么回事!

    “前些日子,贼兵已大部收回天津,消息上说,贼兵并无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