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1章【焦点】(第1/4页)  娱乐之荒野食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求月票!)

    苏富比动作很快,合同生效后立即在大中华地区先启动了第一轮宣传。

    包括被命名为“玫瑰之星”、“西弥斯深蓝钻戒”、“幸运金钻”、“女神之泪(白钻)”等多种十分罕见的钻石,都相继被公布出来。

    苏富比对这些钻石的估价为一点六亿美元,消息一出立刻就引发全世界的关注。

    这些年关于钻石的炒作屡见不鲜,“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这句广告词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就是让你把钻石存着,别抛,否则钻石市场价格稳不住。

    直到100多年前,钻石仅能在少数几条印度河流和巴西丛林中找到,每年宝石级的钻石产量也就几公斤。那时候钻石也就是宝石的一种而已。然而,1870年南非e-river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产量可以用吨计。一夜之间,市场上充斥了钻石。

    南非矿背后的英国投资人害怕了,钻石没有使用价值,高价完全因为其稀有,随着南非新矿的开发,钻石早晚会掉价为一般的宝石。

    为了应对,这些钻石矿的主要投资人合并了他们的资产建立了一个单独的实体,控制产量,维持公众对钻石稀缺的印象。这个实体就是de-bee,成立于1888年的南非。de-bee通过在各国设立贸易公司,垄断控制了全球的钻石交易。

    1939年,由于经济不景气,为此,de-bee当时不得不削减自己90%的生产量,为了打动世界钻石需求,打出了“a-diamond-is-orever”的经典口号,成功把钻石推销给了大众,使钻石的价格一路走高,并最终形成了如今高度垄断的钻石市场。

    毫无疑问,de-bee对钻石的控制算得上非常成功。

    其他商品价格,无论黄金、白银、铜、橡胶、谷物,还是石油,都会随着经济状况大幅波动,而只有钻石,从30年代以来基本都能够稳步上行。其对价格的控制力如此之强,70年代美国高通胀时期,甚至有人拿钻石保值的。

    近些年网络咨询发达,也不是没人针对过钻石营销,尤其是看完电影《完美无瑕》,你也许会觉得钻石如屎。

    但那些能被炒作的,永远都是小克拉的碎钻,因为米粒、绿豆大小的碎钻储量和产量都是相当大的。如果完全敞开供应,钻戒价格就真的会跌成狗屎。

    而像陈二狗手中这些大型、巨型甚至超巨型的钻石,从古至今都是稀世之宝。也许在未来,有人能发明人工钻石之后或许会贬值,但至少现在它们都是绝无仅有的宝物。

    消息一公布,世界震惊,震惊之余又不乏羡慕嫉妒。

    随后一同被公布展示的,还有直播时候曾作为重要线索出现过的,那面雕刻满希腊文海盗诗歌的石碑。以及公平女神西弥斯雕像,镀金船舵,“黄金之书”海盗法典,以及一本稍小一点的“黄金宝石之书”记录了巴博萨船长生平。

    除此之外,作为宣传展示物品,陈二狗也首次曝光了宝箱内的一些物品。如一柄可能生产与十九世纪初期的鎏金燧石长火枪,鎏金花纹短火枪、黄金手柄的水手弯刀,镀金日冕、十八世纪末期的海盗罗盘,以及部分珍惜金币等等物品,都是第一次公之于众。

    宝藏新闻在国内本就是热点,现在公布详细信息,立刻就有大量媒体自动追踪报道。将这次海盗宝藏事件推上一个新。

    那成片的古金银币、钻石、宝石、以及保存完好的黄金之络媒体上。

    尽管这些大部分都不再此次拍卖行列之内,依旧让人震惊,原来他已经悄无声息的将宝藏都挖空了。那些还在刚果碰运气的冒险者们,即使把山挖空也只能得到一具空石棺而已。

    知情人都知道,这些有可能只是整个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