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7章:自罪(第2/3页)  大明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异,盖尝引咎乞休。仰承优诏未允罢归,及两京科道,指陈实毙并劾奏奔竞交结,乞恩传奉等项。

    官员连章累牍,至再至三。圣断照旧存留不动,其间所言枉曲者固有;得实者岂无?其人差误者,不无切直者亦所当听。而乃漫无可否概不施行。自祖宗朝至今,未有此事。

    是皆,臣等因循将顺、苟避嫌疑,不能力赞乾刚,俯从舆论。别白忠邪,明正赏罚,以致人心惶惑,物议沸腾。草野之下,其言乃至于此揆之理势殆有由。然若其言之当否,意之公私,则有圣明在上公论在下,臣等但知省身思过而已,遑恤其他?且尝闻之,推贤让能庶官乃和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此大臣之常分,亦臣等之素心。

    方今英俊满朝,实多胜己,岂可久妨贤路以干误国之诛?伏望陛下昭日月之明,采刍荛之论,容臣等罢归田里,获终余年,别选贤才置诸左右。必能格心辅德,佐翊皇猷,广开言路,彰示国法。进贤退奸,表正风俗,成一代清明之治,致万年和气之祥。

    以上惶惶其心,诚诚之言,还望陛下宽宥不罪,慎思再思,则臣无憾矣。”

    这一大拖落的啥意思?就是说,自己受了人家弹劾,还搞的朝野议论纷纷,如果再厚颜恋栈不肯去,那便不但有误国事,还会让皇帝遭到非议。

    自己作为内阁首辅大臣,受了弹劾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要为大臣们作出榜样,自请其罪,归家待审,这才是一个忠臣该有的表现。

    至于自己首辅的位子,朝中有许多比自己更有才干的,希望陛下不要考虑自己的面子和资历,只管不拘一格,大力提拔,任用贤能,开创一代兴盛之治,成就不世明君之业。吧啦吧啦,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最后又说,要是能真的这样,哪怕便是我承受些不公、受一些委屈,那也是没有遗憾了。从而再次隐晦的表明,看,我这不是要逼宫,实在是真心实意为皇帝你考虑啊。

    而之前在说到“臣等”两个字时的那一停顿,也在暗暗提示皇帝,李东阳这丫的跟着跪,完全不是我的意思。或许只是因为我俩都被人弹劾了的缘故。嗯嗯,或许就是如此…

    果然,上面弘治帝听完这番话,眼底若有所思的神色更甚。但之前明显微露的怒色,却是再也不见了。

    皇帝在沉吟思索,一干大臣们也恍然大悟。原来两位辅政大臣请罪,竟是被人弹劾了。而听这意思,那两位言官所上书之事,也不仅仅是表面的说什么灾异,实则却是项庄舞剑,瞄准的却是内阁。

    既如此,那么方才左都御史闵珪的一番话,里面意味就大有商榷了。这哪里是内阁逼宫,分明就是言官御史们的逼宫嘛。

    想到这儿,众人再看向闵珪的目光,就变得古怪起来。下意识的,都不约而同的离着闵珪站开几步,将他孤零零的让了出来。

    闵珪脸色铁青,额头上不觉也见了汗。心中大骂刘健个老东西这一手实在太绝,将自己逼到了绝地,却忘了正是他自己欲要借东风牵连别人,这才遭致眼下难堪境地。

    然而人大多便是如此,往往只会从自身角度出发,怨怪别人的多有,会自省其身的却是少之又少。

    此刻眼见势急,闵珪也是顾不得了,当即上前一步,躬身禀道:“陛下,刘阁老所言固然有理,但世上事还应分开来看。胡易、胡献身为言官,风闻奏事乃是本分,便有所偏颇亦不为过,最多是申斥可也;然江瑢者,不过区区一监生,何以也敢妄言朝政、攻讦大臣?我太祖皇帝早有明旨,生员不得议事,违者以乱政者诛。今二位首辅以此自罪,实在是孤蹄弃骥、求全责备了。此,非臣一家之言,向闻南京守备、魏国公徐老公爷对此事也有上疏,陛下可使人查之。”

    说罢,躬身再揖退回班中,却忍不住抬袖擦拭额头。这算是孤注一掷了,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